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返回

頂部

網站導航

343-344期《全球腫瘤快訊》-1.jpg

兒童期癌癥幸存者 第二惡性腫瘤或與心臟病風險增加相關

作者: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4-02-06

法國研究者Charrier等報告,在兒童期癌癥幸存者中,第二惡性腫瘤(SMN)的發(fā)生似乎與增高的心臟病風險相關。[J Am Coll Cardiol CardioOnc. 2023; 5(6): 792~803.]

為了量化兒童期癌癥幸存者中SMN后心臟病增高的風險和增高的累計發(fā)病率,該項法國兒童癌癥幸存者研究隊列在法國五個癌癥中心納入1945~2000年確診的7670例兒童癌癥幸存者的數(shù)據(jù),包括自我報告的問卷、醫(yī)院數(shù)據(jù)庫或注冊處以及長期臨床隨訪中收集的數(shù)據(jù)。其中女性幸存者占54.8%,首次癌癥確診時小于5歲者占48.6%。

兒童期癌癥的治療包括化療、手術和放療的詳細信息。針對體外放射治療和/或近距離放射治療,研究者使用患者歸因的體素體模來回顧性地重建心臟輻射劑量分布情況。

結果顯示,中位隨訪30年(IQR:22~38年),795例發(fā)生SMN,329例發(fā)生了心臟病并伴SMN,49例在SMN后發(fā)生了心臟病。至發(fā)生心臟病的中位時間為23年(IQR:15~32年),發(fā)生心臟病的中位年齡為32歲(IQR:21~40歲)。

在合并和不合并SMN的患者中,明確的心臟病類型為心力衰竭(51.3%)、瓣膜性心臟病(14.6%)、心律失常(12.2%)、心包疾病(7.4%)、缺血性心臟病(7.4%)和其他心臟病(7.1%)。

在SMN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癌(11.3%)、甲狀腺癌(10.3%)、骨癌(8.8%),以及皮膚上皮瘤和癌(8.5%)。

在兒童期癌癥診斷后存活25年并合并SMN的患者中,心臟病的累計發(fā)病率顯著增高;它比此期間不合并SMN者增高3.8%(95%CI 0.5%~7.1%)。此外,SMN與2倍的心臟病事件相關(疾病歸因:HR=2.0,95%CI 1.4~2.8)。

研究者表示:患有SMN的兒童癌癥幸存者具有更高的心臟病歸因風險和心臟病累計發(fā)病率,這可能與SMN治療過程中的心臟毒性相關。該研究結果為SMN、治療后心臟病的監(jiān)測和風險降低策略的臨床實踐指南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編譯 張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