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 腫瘤PD-L1擴增與納武利尤單抗療效相關(guān)
日本濱松大學醫(yī)學院Inoue等報告,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時,腫瘤的PD-L1擴增與療效相關(guān),而染色體多體性與療效無關(guān);但該結(jié)論尚需大樣本數(shù)據(jù)的外部驗證。(JAMA Netw Open. 2020; 3: e2011818.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1818)
在NSCLC中,抗PD-1/PD-L1免疫治療療效的可靠預測指標尚未被完全闡明。為了明確FISH法在治療前樣本中評估的PD-L1(CD274)拷貝數(shù)增加(CNG),包括擴增和染色體多體性,是否與NSCLC對納武利尤單抗單藥的療效相關(guān),該項多中心隊列研究納入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日本14家機構(gòu)接受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的晚期或復發(fā)患者200例,其中194例的腫瘤可評估。中位隨訪12.6個月(IQR:5.6~20.4個月)。
暴露因素:序貫納武利尤單抗治療,14天為一個周期,每周期第1天給藥。主要終點為根據(jù)PD-L1拷貝數(shù)狀態(tài)評估的總緩解率(ORR)。其他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和基于PD-L1拷貝數(shù)狀態(tài)以及IHC法評估的PD-L1腫瘤比例評分(TPS)。
結(jié)果顯示,因腫瘤標本質(zhì)量低下無法用于生物標志物研究,共排除了6例患者,最終194例患者可評估;其中男性155例(79.9%),中位年齡69歲(43~83歲)。32例(16.5%)患者為PD-L1 CNG,其中5例(2.6%)為擴增,27例(13.9%)為染色體多體性。
有和無PD-L1 CNG患者的ORR分別為28.1%(95%CI 13.7%~46.7%)和17.9%(95%CI 12.3%~24.7%)。與無PD-L1 CNG的患者相比,有PD-L1多體性的患者ORR并未明顯改善(18.5%),但5例PD-L1擴增患者中有4例(80.0%)對治療有緩解,其中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尚未達到。PD-L1擴增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有優(yōu)勢。
總體而言,3例PD-L1擴增腫瘤(60.0%)顯示為PD-L1 TPS至少為80%,另2例(40.0%)的PD-L1 TPS≤15%。
(編譯 王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