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類敏感的復發(fā)性SCLC 或可選用Lurbinectin而非鉑類
美國MD Anderson癌癥中心Subbiah等報告,鉑類敏感的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Lurbinectin治療有效,特別是對無化療間隔(CTFI)≥180天的患者,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可接受。因此,Lurbinectin可能是另一種有價值的治療選擇,而不必再次選用鉑類治療。(Lung Cancer. 2020年10月10日在線版 doi: 10.1016/j.lungcan.2020.10.003)
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指南建議:針對一線治療后CTFI≥180天的復發(fā)性SCLC患者,可再次應用一線方案治療。該項II期研究(NCT02454972)納入20例≥18歲的、病理確診的SCLC患者(既往僅接受過一種含鉑藥物治療,無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轉移,且CTFI≥180天),給予Lurbinectin 3.2 mg/m2靜脈連續(xù)輸注1小時(q21)作為二線治療。主要終點為研究者根據(jù)RECIST v1.1標準評估的總緩解率(ORR)。前期結果顯示該治療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
按計劃進行的CTFI≥180天患者子集結果顯示,ORR為60.0%(95%CI 36.1%~86.9%),中位的緩解持續(xù)時間為5.5個月(95%CI 2.9~11.2個月),疾病控制率為95.0%(95%CI 75.1%~99.9%)。中位的無進展生存期為4.6個月(95%CI 2.6~7.3個月)。數(shù)據(jù)刪失率為55.0%,中位總生存期為16.2個月(95%CI 9.6個月~未達到)。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別為60.9%和27.1%。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和實驗室指標異常為血液系統(tǒng)疾病(中性粒細胞減少癥55.0%,貧血10.0%,血小板減少癥10.0%),疲勞(10.0%)和肝功能結果異常增高(GGT升高占10%,ALT和AP升高各占5.0%)。未見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編譯 李雨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