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就診癌癥患者特征和預后分析
英國研究者McPhail等報告,國際上相當大比例的癌癥患者是通過急診就診來確診的。特定類型的癌癥、年齡較大和診斷時為晚期,始終與急診就診風險的增高相關,且強烈提示預后較差,并可能導致癌癥生存率存在國際差異。(Lancet Oncol. 2022年4月6日在線版)
為了明確六個高收入國家不同(醫(yī)療)政策層面下急診癌癥確診的預測因素和后果,該項人群橫斷面研究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新西蘭、挪威和英國納入癌癥登記數據并關聯(lián)了住院數據,包括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初步診斷為侵襲性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肺癌或卵巢癌的患者,收集數據包括癌癥發(fā)病部位、年齡、性別、確診年份和確診時的疾病分期。急診就診的定義為在急診入院后30天內診斷出癌癥。
結果顯示,共納入857 068
例患者,涉及所有8種癌癥,急診就診時其中確診率為24.0%(9165/38?212)至42.5%
(12 238/28 794)。各政策層面指導下急診就診時各癌種的占比差異較大。
一般而言,胰腺癌的急診確診比例最高(46.1%),各政策層面指導下的波動范圍為34.1%~60.4%;直腸癌的最低(12.1%),波動范圍為9.1%~19.8%。年齡較大(75~84歲和≥85歲,對比更年輕患者)和診斷時疾病分期為晚期(對比非晚期)均與急診就診風險的增高相關,其中最高年齡組(≥85歲)急診就診時癌癥確診情況最高(98%),最晚期(遠處擴散)急診就診時癌癥確診情況最高(97%)。盡管存在異質性(I2=93%),但急診就診對比非急診就診時12個月死亡率風險始終更高(OR>1.9)。
政策層面上,急診就診百分比與結腸癌、胃癌、肺癌、肝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的1年生存率負相關;急診就診百分比增高10%,患者1年凈生存率下降2.5%(95%CI 0.28%~4.7%)至7.0%(95%CI 1.2%~13.0%)。
(編譯 梁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