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肺癌術后真實數(shù)據(jù) 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或與長期生存負相關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盆唐醫(yī)院Oh等報告,接受了肺癌手術且長期應用阿片類藥物緩解疼痛的患者,死亡風險增高。相對未接受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此類患者2年后全因死亡的風險增高40%。(Reg Anesth Pain Med. 2022年8月4日在線版 doi: 10.1136/rapm-2022-103769.)
研究者使用了韓國國民健康保險數(shù)據(jù)庫作為全國登記數(shù)據(jù)源的研究,入組2011~2018年接受肺癌手術的所有患者,最終分析共納入54 509例患者。術后6個月,3325例(6.1%)患者定期連續(xù)服用阿片類藥物,這些患者構成了新的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的群體。
結果顯示,在接受肺癌手術的患者中,4%~12%的患者報告了新出現(xiàn)的長期存在的術后疼痛,這與既往結果一致。但新的結果顯示,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患者組相對不使用阿片類藥物患者組,2年全因死亡率顯著增高(17.3% vs. 9.3%),全因死亡風險增高40%(HR=1.40,95%CI 1.29~1.53,P<0.001),2年的肺癌死亡風險增高43%,2年的非肺癌死亡風險增高29%。
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可被分為兩個亞組——強阿片類藥物亞組(1.6%)和弱阿片類藥物亞組(4.5%)。與不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相比,弱阿片類藥物的使用與2年死亡風險增高22%(HR=1.22,95%CI 1.10~1.36,P<0.001)相關,而強阿片類藥物的使用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92%(HR=1.92,95%CI 1.67~2.21,P<0.001)相關。
研究者表示,這是首項證實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與肺癌術后長期生存結局負相關的真實世界數(shù)據(jù)研究,尤其是在強阿片類藥物使用者中。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可能會提高繼發(fā)于免疫抑制的促腫瘤活性,以及腫瘤細胞的遷移和血管生成。
許多風險因素可增高長期阿片類藥物的使用率,包括年齡較大、男性、住院時間和合并癥。此外,更有可能接受長期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包括接受過新輔助和輔助化療的患者,以及經(jīng)歷過術前焦慮癥或失眠癥的患者。相比之下,接受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的患者接受長期阿片類藥物的可能性較小。 (編譯 李金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