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L和MBL患者 接種多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可改善免疫應(yīng)答
澳大利亞科林醫(yī)學研究所Shen等報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單克隆B淋巴細胞增多癥(MBL)患者,接種多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后,血清轉(zhuǎn)化率可分別高達94.2%和100%,且抗S抗體水平進行性增高。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變異體的中和作用,以及強特異性T細胞反應(yīng),均需要更高的抗S抗體水平。(Blood. 2022年10月7日在線版 doi: 10.1182/blood.2022017814)
CLL和MBL患者接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后的反應(yīng)減弱。該研究納入258例患者,其中215例為CLL患者,43例為MBL患者,以統(tǒng)計分析抗S抗體水平。
結(jié)果顯示,CLL患者接種后的總體血清轉(zhuǎn)化率為94.2%(抗S抗體,50 AU/mL),MBL的為100%。167例CLL患者接受3劑疫苗后,血清陽性率為73.7%,抗S抗體50~999 AU/mL率為17.4%,抗S抗體≥1000 AU/mL率為56.3%,中位數(shù)水平從144.6 AU/mL升至1800.7 AU/mL。接受2劑疫苗后血清陰性的患者中,接受第3劑疫苗后的血清轉(zhuǎn)化率為39.7%。在前一劑接種量后仍保持血清陰性的患者中,接受第4劑疫苗后的血清轉(zhuǎn)化率為40.6%,第5劑后的為46.2%,第6劑后的為16.7%,第7劑或第8劑后的為0%。
血清轉(zhuǎn)化后,大多數(shù)患者的抗S抗體水平進行性增高,CLL患者最后一次接種后,分別有70.2%、48.1%和30.3%患者的抗S抗體水平達到≥1000 AU/mL、≥5000 AU/mL和30.3%≥10000 AU/mL。中和作用與更高的抗S抗體水平、更多劑的疫苗接種和更早出現(xiàn)的新型冠狀病毒變異體均相關(guān),分別有65.3%、52.0%和36.5%的患者可檢出抗早期進化枝D614G、抗Delta和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在23例患者中,73.9%的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T細胞產(chǎn)生IFN-γ,60.9%產(chǎn)生IL-2,這與更高的抗S抗體水平更一致。
接種多劑疫苗后,IgM ≥0.53g/L(OR=2.90,P=0.0314)、IgG3 ≥0.22g/L(OR=3.26,P=0.0057)和缺乏當前的CLL治療(OR=2.48,P=0.0574)均為陽性血清學反應(yīng)的獨立預測因子。
(編譯 鄭嘉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