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AML經(jīng)alloHCT治療前
誘導緩解的強化化療或不優(yōu)于序貫預(yù)處理聯(lián)合立即移植
德國明斯特大學Stelljes等報告,在復(fù)發(fā)或難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異基因造血細胞移植(alloHCT)前強化緩解誘導化療未必有益。因為alloHCT前大劑量阿糖胞苷和米托蒽醌化療并沒有導致更高的總體成功率,也沒有帶來生存優(yōu)勢。警惕的等待,繼以序貫預(yù)處理和造血干細胞移植可獲得相當?shù)目傮w完全緩解率和生存率。疾病診斷時開始尋找供體很有必要。(2022 ASH年會. 摘要號4)
對AML患者而言,alloHCT前的完全緩解(CR)為一個有利的風險因素。然而,在r/r AML患者中,alloHCT前強化化療(CT)誘導的CR是否有益尚不得而知。alloHCT前12天內(nèi),大劑量阿糖胞苷或美法侖進行的序貫預(yù)處理,繼以降低強度的預(yù)處理,也能獲得良好的結(jié)果。
為了探究alloHCT前強化緩解誘導CT方案對比移植前不嘗試誘導CR的序貫預(yù)處理后立即alloHCT方案是否真的能改善結(jié)局,該項研究納入了首次誘導治療(IT-1)或AML復(fù)發(fā)后AML緩解不佳的成年患者,滿足如下條件:有資格接受強化CT和alloHCT,有相合的同胞供體(MSD)、HLA相合(≥9/10)的無關(guān)供體(UD),或正在尋找兩個潛在的、HLA相合概率≥90%的UD?;颊弑坏缺入S機分入緩解誘導策略組(RIST組)或疾病控制組(DISC組,序貫預(yù)處理和alloHCT前)。
RIST組方案為阿糖胞苷3 g/m2 bid d1~3(>60歲:阿糖胞苷1 g/m2),米托蒽醌10 mg/m2 d3~5,隨后進行alloHCT。DISC組建議觀察等待,但允許使用小劑量阿糖胞苷和單劑米托蒽醌進行疾病控制。主要終點為治療成功。
結(jié)果顯示,共招募281例患者,其中183例IT-1后緩解差,98例復(fù)發(fā)后緩解差。全分析集包含276例患者,中位年齡61歲(IQR:52~66歲),隨機分組時39例為MSD,133例為HLA分型確認的HLA相合的UD,104例正在進行UD搜索。272例按照方案進行了治療,其中138例在DISC組,134例在RIST組。
DISC組105例(76%)一直處于觀察等待狀態(tài),直到開始序貫預(yù)處理,而33例(24%)需要疾病控制措施。
RIST組均接受了米托蒽醌,62例(46%)達到完全緩解。5例接受了第二個療程的強化CT。其余受試者繼續(xù)進行alloHCT,不再嘗試誘導CR。
接受移植的中位時間在DISC組為4周,在RIST組為8周。在隨機分組后24周,兩組分別有98%和96%的患者接受了移植。移植后第56天,DISC組和RIST組分別有84.1%和81.3%的患者達到了主要終點CR(非劣效性檢驗,P=0.047)。從第56天CR時計算的1年無白血病生存率分別為71.5%和69.9%(P=0.8)。
隨機分組后的中位隨訪時間為37個月。根據(jù)意向治療,DISC組和RIST組隨機分組后的1年總生存率分別為69.1%(95%CI 60.6%~76.1%)和71.9%(95%CI 63.3%~78.9%,P=0.47),3年的分別為51.0%(95%CI 41.8%~59.6%)和54.2%(95%CI 44.4%~62.9%,P=0.47)。
(編譯 邰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