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EGFR突變的NSCLC 一線應用奧希替尼有顯著臨床活性
日本東京國立癌癥中心醫(yī)院胸部腫瘤科Okuma等報告,在攜帶罕見EGFR突變的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一線應用奧希替尼顯示出具有前途的臨床活性。在奧希替尼治療的40例患者中,緩解率為55%,疾病控制率達90%,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為22.7個月。(JAMA Oncol. 2023年11月22日在線版)
雖然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是攜帶EGFR突變的轉(zhuǎn)移性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但攜帶罕見EGFR突變(不包括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患者的最佳管理尚未確定。
UNICORN是一項開放標簽的、單臂Ⅱ期臨床試驗,于2020年4月10日至2022年5月31日自日本18家醫(yī)院納入42例未經(jīng)治療的、攜帶罕見EGFR突變的患者,給予奧希替尼80 mg qd,直至疾病惡化或出現(xiàn)不可接受的毒性事件。
主要終點為總緩解率(ORR)。次要終點為疾病控制率(DCR)、無進展生存期(PFS)、至治療失敗時間、總生存期(OS)、緩解持續(xù)時間(DoR)和安全性。
結(jié)果顯示,40例患者符合研究條件,中位年齡為72歲(39.0~88.0歲),男性占55%,腺癌占92.5%,17例無吸煙史,攜帶單獨突變者占55%,復合突變者占45%(至少攜帶一個罕見EGFR突變)。
最常見的突變是G719X(20例,50.0%)、S768I(10例,25.0%)和L861Q(8例,20.0%)。ORR為55.0%(90%CI 40.9%~68.5%),DCR為90.0%(95%CI 76.3%~97.2%)。
中位隨訪12.7個月(2.7~30.7個月)后,中位PFS為9.4個月(95%CI 3.7~15.2個月)。中位至治療失敗時間為9.5個月(95%CI 5.6~30.3個月),中位OS未達到(95%CI 19.3個月~未達到),中位DoR為22.7個月(95%CI 9.5個月~未達到)。1年和2年的OS率分別為81.3%和62.1%。數(shù)據(jù)截止時,72.5%的患者存活。
攜帶單獨或復合罕見EGFR突變患者的ORR分別為45.5%(90%CI 26.9%~65.3%)和66.7%(90%CI 43.7%~83.7%),中位PFS分別為5.4個月(95%CI 3.6~22.7個月)和9.8個月(95%CI 5.1個月~未達到),中位OS分別為23.0個月(95%CI 12.3個月~未達到)和未達到,中位DoR分別為22.7個月(95%CI 3.6~22.7個月)和未達到(95%CI 5.7個月~未達到)。
所有患者至少發(fā)生1例次任何級別的不良事件,其中11例(27.5%)發(fā)生了3~4級不良事件。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低白蛋白血癥(90%)、貧血(80%)、血小板減少癥(65%)和肌酐升高(60%),而最常見的非血液學毒性事件為腹瀉(47.5%)、痤瘡樣皮疹(42.5%)和口腔黏膜炎(32.5%)。5例(12.5%)出現(xiàn)間質(zhì)性肺病。
研究解讀
有評論者表示:這項研究解決了既往臨床試驗忽略的一個重要分子亞群,代表了在非典型EGFR突變NSCLC患者管理方面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驅(qū)動癌基因中基因組改變的鑒定徹底改變了NSCLC的治療。但UNICORN研究提出了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奧希替尼在罕見EGFR突變NSCLC中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而所有罕見EGFR突變攜帶者似乎不應接受同樣的方法治療,因為在最常見的非典型EGFR突變中,臨床結(jié)局是不同的。
其次,UNICORN及既往研究強調(diào),非典型EGFR突變代表了一個多樣化和異質(zhì)性的群體,使用小分子治療這些患者必須個體化,考慮每個突變的分子性質(zhì)及其對蛋白質(zhì)功能和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影響,以指導治療。
再次,UNICORN研究強調(diào),對于隨機臨床研究不容易獲得的罕見突變,進行良好的前瞻性單臂研究可能會提供重要的見解。
最后,真實世界的系列/注冊研究和籃子式試驗、二代測序的廣泛應用、最近采用新組合增強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活性的策略均為改善現(xiàn)有的標準提供了希望。 (編譯 王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