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頭頸癌 侖伐替尼聯(lián)合帕博利珠單抗未改善總生存
意大利米蘭大學Licitra等報告,一線治療復發(fā)性或轉移性頭頸鱗狀細胞癌患者時,聯(lián)用侖伐替尼對比單用帕博利珠單抗,可改善總緩解率(ORR)和無進展生存期(PFS),但不改善總生存期(OS)。(2024年頭頸癌多學科研討會. 摘要號1)
帕博利珠單抗單用或與化療聯(lián)合被認為是PD-L1表達陽性的、復發(fā)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治療選擇。且有Ⅰb/Ⅱ期研究顯示,在多線治療失敗的、復發(fā)性/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侖伐替尼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和可控制的毒性。
為了探究該聯(lián)合方案是否能提高一線治療的療效,該項開放標簽的、隨機雙盲Ⅲ期試驗(LEAP-010)納入了511例已知人乳頭瘤病毒狀態(tài)、有可測量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病灶的、PD-L1聯(lián)合陽性評分≥ 1分的、ECOG PS評分0~1分的患者,等比分予侖伐替尼(20 mg qd)聯(lián)合帕博利珠單抗(200 mg q21)或安慰劑聯(lián)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治療≤35個周期或直至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進展/停藥。主要終點為ORR、PFS和OS。
結果顯示,至首次期中分析和至第二次期中分析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11.5個月(0.0~27.6個月,截至2022年7月6日)和21.3個月(9.0~38.4個月,截至2023年5月30日)。
至首次期中分析時,聯(lián)合組和單藥組的中位PFS分別為6.2個月(95%CI 5.1~7.2個月)和2.8個月(95%CI 2.0~4.0個月;HR=0.64,95%CI 0.50~0.81,P=0.0001040),在351例隨訪≥6個月的患者中ORR分別為46.1%(95%CI 38.6%~53.7%)和25.4%(95%CI 19.1%~32.6%;率差為20.2%,95%CI 10.5%~29.6%,P=0.0000251)。
在第二次期中分析時,聯(lián)合組和單藥組的中位DOR分別為10.1個月(1.3~30.9個月)和未到達(1.2~32.2個月),中位OS分別為15.0個月(95%CI 13.2~17.0個月)和17.9個月(95%CI 13.8~21.6個月;HR=1.15,95%CI 0.91~1.45,P=0.882),24個月的OS率分別為35.7%(95%CI 29.0%~42.4%)和40.0%(95%CI 32.8%~47.1%),≥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分別有156例(61.4%)和45例(17.8%),TRAE所致停止治療率分別為28%和8%,治療相關死亡率分別為7%和3%。
研究者表示:緩解率/無進展生存期獲益與總生存期獲益之間有差異,其原因仍不明確,這突出表明需要進一步研究預測性生物標志物以選擇最有可能實現(xiàn)持久緩解的患者。 (編譯 王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