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泌尿系統(tǒng)腫瘤

轉(zhuǎn)移性NSGCT一線化療后 腹膜后淋巴結清掃的腫瘤學結局較好

發(fā)表時間:2025-04-02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atulewicz等報告,轉(zhuǎn)移性非精原細胞生殖細胞腫瘤(NSGCT)患者在一線化療后,化療后腹膜后淋巴結清掃(pcRPLND)可有效控制腹膜后情況,幾乎沒有復發(fā)和生殖細胞瘤(GCT)相關的死亡。由于睪丸切除組織學與pcRPLND病理學的顯著相關性,以及手術鞏固對疾病控制和生存率的益處,應重新考慮僅基于殘余腫塊大小的、支持或反對pcRPLND的指南建議。(Ann Oncol. 2025年3月10日在線版)

    pcRPLND是轉(zhuǎn)移性NSGCT患者多模式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了確定新的預測方法以完善手術指征,該項回顧性研究納入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8日在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一線化療后接受pcRPLND治療的NSGCT患者,重點評估病理和長期結局,主要包括殘余腫塊大小和原發(fā)腫瘤組織學情況。

    主要終點是外科病理學分類:(1)存活的非畸胎瘤性GCT(伴或不伴畸胎瘤),(2)僅畸胎瘤,(3)根據(jù)最大殘留腫塊大小分層評估的纖維化/壞死。次要終點包括10年的無復發(fā)生存(RFS)率、疾病歸因生存(DSS)率和總生存(OS)率。

    結果顯示,在1027例符合條件的患者中,45%患有畸胎瘤,4%在pcRPLND標本中發(fā)現(xiàn)存活的非畸胎瘤GCT。中位隨訪5.2年,有1例孤立性腹膜后復發(fā)和26例GCT相關死亡。

    隨著殘余腫塊大小的增加,pcRPLND標本中發(fā)現(xiàn)畸胎瘤的概率從20%(殘余腫塊< 1 cm)增至70%(>5 cm)。存活的非畸胎瘤性GCT的風險同樣從2%增至10%。隨著腫塊大小的增加,10年RFS率和OS率下降。

    371-372期(完成)-77-.jpg

    校正風險分組、臨床分期、殘余腫塊大小和睪丸切除時脈管累及后,卵黃囊瘤的存在(OR=1.86,95%CI 1.35~2.56)和睪丸切除標本中畸胎瘤的存在(OR=3.09,95%CI 2.27~4.23)分別與在pcRPLND標本中發(fā)現(xiàn)畸胎瘤或存活的非畸胎瘤性GCT獨立相關。 (編譯 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