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和白人的肺癌基因改變相似
美國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Joshua D. Campbell等報告,黑人和白人肺癌患者的基因改變類似,均能夠從靶向治療的臨床試驗中獲益。(JAMA Oncol.2017年1月19日在線版)
肺癌是美國所有種族人群腫瘤相關(guān)性死亡的首要原因。黑人中的總體死亡率高于白人。突變頻率的區(qū)別能夠提示預(yù)后的差異,并有助于通過精準治療減少治療結(jié)局的差異。為了比較黑人和白人肺癌患者流行病學和體細胞突變類型的差異。該研究歷時9年(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自Baptist癌癥中心采集腫瘤樣本,在Dana-Farber癌癥中心基于大規(guī)模平行測序技術(shù)進行504個癌基因的測序??傮w上,509例接受基因檢測的標本(319例腺癌,142例鱗癌)包括了245例黑人患者和264例白人患者。
結(jié)果顯示,509例收集的肺癌組織被予以了分析,其中包括273例女性(129例黑人,144例白人),236例男性(116例黑人,120白人)。選擇313例腺癌和138例鱗癌進行基因分析,黑人和白人不論腫瘤類型,其總突變頻率和基因改變拷貝數(shù)均無明顯差異。此外,受體酪氨酸激酶/Ras/Raf通路特定激活改變,包括EGFR和KRAS突變,在兩組肺腺癌人群中的表達均無明顯差異。
(編譯 王阿曼 審校 劉基巍)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劉基巍教授述評:
目前,亞裔人群與高加索人群的驅(qū)動基因(如EGFR基因)突變率和治療反應(yīng)性的差異已得到公認。但黑人與白人的人群間是否存在驅(qū)動基因突變的差異仍未明確。該研究表明,盡管黑人肺癌的死亡率高于白人,但兩種人群的基因改變并無顯著差異,因此治療策略方面并無區(qū)別,黑人死亡率更高可能與其社會地位、治療投入等因素有關(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