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型SCLC患者OS更長 且ILD伴發(fā)率更高
日本香川大學醫(yī)學部Nobuhiro Kanaji等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結果表明,周圍型小細胞肺癌(SCLC)與更長的總生存期(OS)及更高的間質(zhì)性肺病(ILD)伴發(fā)率相關。而伴發(fā)ILD是預后不良因子。(Lung Cancer. 2017年3月27日在線版)
該研究納入了231例經(jīng)病理確診的SCLC患者,其中中央型患者101例,周圍型患者130例,比較了兩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OS、治療方式、對一線治療的反應率以及ILD伴發(fā)率。
結果顯示,與中央型SCLC患者相比,周圍型SCLC患者的體能狀態(tài)更好、ILD伴發(fā)率更高、疾病局限期所占比例更高、且中位OS顯著延長(502天 vs 370天,P=0.0186)。腫瘤部位與PFS無關。伴有ILD患者的中位PFS(143天 vs 213天,P=0.0038)與中位OS(245天 vs 545天,P=0.0014)均較短。不伴有ILD的患者中,周圍型患者的中位OS長于中央型的(662天 vs 421天,P=0.0074)。周圍型患者更常接受手術切除,這是其生存期延長的原因之一?;贑ox比例風險模型的多變量分析顯示,男性、體能狀態(tài)差、疾病廣泛、伴發(fā)ILD、血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濃度升高和中央型SCLC均為OS的不良預后因子。
(編譯 項蒙蒙 審校 盧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