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或Ⅳ期霍奇金淋巴瘤 A+AVD方案與ABVD方案的較量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癌癥中心Connors等報告,初治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添加了Brentuximab vedotin的A+AVD方案優(yōu)于傳統(tǒng)的ABVD方案,可將2年疾病進展、死亡或非完全緩解、后續(xù)治療風險降低4.9%。(N Engl J Med. 2017年12月10日在線版 doi: 10.1056/NEJMoa1708984)
研究詳情
該項開標簽、多中心、隨機Ⅲ期臨床試驗入組未經(jīng)治的Ⅲ期或Ⅳ期經(jīng)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664例接受Brentuximab vedotin、多柔比星、長春花堿和達卡巴嗪(A+AVD方案),670例接受多柔比星、博來霉素、長春花堿和達卡巴嗪(ABVD方案)。主要終點為改良的無進展生存期(PFS,至疾病進展、死亡、非完全緩解和后續(xù)治療使用時間),關(guān)鍵的次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
結(jié)果顯示,中位隨訪24.9個月,A+AVD組和ABVD組2年改良PFS率分別為82.1%和77.2%(HR=0.77,P=0.03);死亡事件分別為28例和39例(HR=0.72,P=0.19)。次要終點結(jié)果有支持A+AVD方案的趨勢。A+AVD組和ABVD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8%和45%;在A+AVD組中,83例經(jīng)G-CSF預防性治療者較未預防性治療者的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fā)生率更低(11% vs 21%)。
兩組外周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率分別為67%和43%;至末次隨訪時,A+AVD組所有存在外周神經(jīng)病變的患者癥狀均被控制或有改善?!?級肺毒性的發(fā)生率在A+AVD組不足1%,在ABVD組為3%。A+AVD組發(fā)生9例死亡,其中7例與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相關(guān);ABVD組發(fā)生13例死亡,其中11例與肺毒性相關(guān)。
研究評述
有述評專家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聯(lián)合化療的出現(xiàn),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已經(jīng)可治愈,盡管該領(lǐng)域涌現(xiàn)出了相當多的研究,最重要的進展當屬維持相當水平的抗腫瘤活性,而急性和遲發(fā)性不良反應及其所致的死亡率降低。博來霉素作為ABVD方案組分之一一直被質(zhì)疑。新方案使用Brentuximab vedotin這種極具活性的單藥代替博來霉素,有改良ABVD方案的潛力。事實正是如此。
盡管排除未預期的遲發(fā)性不良反應的影響還為時尚早,但在AVD化療方案(輔以G-CSF支持治療以減輕骨髓毒性作用)中添加Brentuximab vedotin似乎值得考慮作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線治療。 雖然隨訪時間相對較短,但A + AVD方案似乎比ABVD方案更有效(且療效不太可能更低),且毒性反應較少且可治療。
(編譯 陳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