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imRECIST
美國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Hodi等報告,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imRECIST)除了通過靶病灶來判斷疾病進展(PD)狀態(tài)外,還通過對無進展生存期(PFS)的評估,以及對疾病進展模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識別出患者在總體生存率上的獲益程度。上述結(jié)果或可用于修訂療效評價的影像學(xué)標準,以便更好地反映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J Clin Oncol. 2018年1月17日在線版 doi: 10.1200/JCO.2017.75.1644)
現(xiàn)有評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 v1.1)不能很好地對實體瘤免疫治療療效和總生存進行評價。研究者采用Atezolizumab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轉(zhuǎn)移性尿路上皮癌、腎癌和黑色素瘤患者的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對原評價標準進行修訂,允許疾病進展后評價為最佳總體緩解,新病灶和非靶病灶疾病進展定義的改變。
imRECIST標準分析無進展生存,若后續(xù)掃描顯示疾病控制,則初始疾病進展不計為終點事件。當RECIST v1.1與imRECIST所評估出來的患者(PFS)不一樣時,另外評估患者總生存(OS)。
經(jīng)過這樣的修訂,imRECIST標準與RECIST v1.1標準相比,患者最佳緩解率提高1%~2%,疾病控制率提高8%~13%,中位PFS延長0.5~1.5個月,延長的PFS與較長或相似的OS相關(guān)。imRECIST標準評價,出現(xiàn)新發(fā)病灶但靶病灶無進展的患者,其總生存與RECIST v1.1標準評價靶病灶進展的患者相似或稍短。偶爾出現(xiàn)一過性進展(靶病灶進展之后又縮小)的患者OS比沒有靶病灶消退患者要長。
(編譯 丁小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