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臨床研究顯示
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傾向于帕唑帕尼勝過舒尼替尼
法國研究者Escudier 等報告的交叉臨床試驗(PISCES研究)顯示,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較傾向于接受帕唑帕尼治療,勝過接受舒尼替尼治療,主要是HRQoL和安全性較好。(J Clin Oncol. 2014年3月31日在線版)
患者報告轉歸可幫助晚期/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治療決策,尤其是在療效相似的已獲批藥物之間選擇的時候。該隨機對照雙盲交叉臨床試驗評估了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對帕唑帕尼與舒尼替尼的傾向性,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和安全因素對傾向性的影響。
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隨機分組分別接受帕唑帕尼800 mg/d 用10周停2周治療繼以舒尼替尼50 mg/d 用4周停2周共10周治療或相反順序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患者對特定治療的傾向性,基于治療結束時的問卷調查。其他終點包括傾向性原因、醫(yī)生傾向性、安全性和HRQoL。
結果顯示,169例隨機患者中,114例達到預設分析意向治療人群標準:接受了兩種方案的治療,交叉前無疾病進展,完成了傾向性問卷調查。70%的患者傾向選擇帕唑帕尼,22%選舒尼替尼,8%的患者表示無傾向性(P<0.001)。所有的預設敏感性分析包括對意向治療人群的分析均顯著支持帕唑帕尼。疲勞較少和總體生活質量更好,是主要的傾向于選擇帕唑帕尼治療的原因,腹瀉較少是主要的傾向于選擇舒尼替尼的原因。61%的醫(yī)生更傾向于帕唑帕尼,22%傾向于舒尼替尼,17%表示無傾向性。不良事件與已知的不良反應譜一致。HRQoL指標中,疲勞、手足疼痛、口咽痛等方面,帕唑帕尼也顯示優(yōu)于舒尼替尼的優(yōu)勢。
(編譯 許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