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子宮內(nèi)膜癌 Zoptarelin多柔比星二線治療效果不理想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xué)Miller報告,對晚期子宮內(nèi)膜癌,與多柔比星相比,Zoptarelin多柔比星(Zoptarelin)作為二線治療方案并未改善總生存(OS)、無進(jìn)展生存(PFS)、客觀反應(yīng)率(ORR)、臨床獲益率(CBR)或不良反應(yīng)。(摘要號 5503)
Zoptarelin多柔比星(AEZS-108,AN-152)是一種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HRH)-細(xì)胞毒性雜合分子,因載體分子D-Lys6-LHRH通過化學(xué)鍵直接連接到多柔比星上而組成。本研究的主要終點是比較佐匹瑞林與多柔比星治療的OS。次要終點包括PFS、ORR、CBR和安全性。
作為一項國際多中心Ⅲ期隨機(jī)對照試驗,該研究入組晚期、復(fù)發(fā)或轉(zhuǎn)移的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既往鉑類和紫杉類藥物治療失敗,將其按1︰1的比例隨機(jī)分至佐匹瑞林組(267 mg/m2)或多柔比星組(60 mg/m2),每21天靜脈注射一次,最多9個周期。
佐匹瑞林組入組256例,多柔比星組255例,中位給藥周期分別為5個和4個。佐匹瑞林組的中位OS為10.9個月,多柔比星組則為10.8個月(HR=1.06,95%CI 0.87~1.30)。PFS均為4.7個月(HR=0.89,95%CI 0.71~1.11)。ORR分別為12%和14%。CBR分別為54%和52%(P=NS)。
佐匹瑞林組和多柔比星組最常見的2級以上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xì)胞減少(47% vs. 45%),白細(xì)胞減少(21% vs. 18%)、貧血(20% vs. 15%)和發(fā)熱性中性粒細(xì)胞減少(9% vs. 4%)。左心室射血分?jǐn)?shù)(LVEF)較基線下降>15%或絕對值<45%的比例分別為7%和13%。
(編譯 張琛 審校 崔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