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肺癌篩查戒煙率的方法
美國研究者Cadham等報告,在肺癌篩查情況下,電子/網絡干預、面對面咨詢干預和藥物治療均能改善戒煙率。(Lung Cancer. 2019年7月6日在線版 doi: 10.1016/j.lungcan.2019.06.024)
目前的指南建議在肺癌篩查(LCS)時提供戒煙干預。但罕有數據能指導臨床醫(yī)生和政策制定者在此環(huán)境下的戒煙干預選擇。該項系統(tǒng)評價和薈萃分析自PubMed、Medline和PsycINFO數據庫中搜索了2010~2017年發(fā)表的戒煙干預的隨機對照試驗,分析了有LCS資格人群中戒煙干預的效果。
結果顯示,3名調查人員分別獨立篩選了3813篇摘要,并審查了332篇全文。共納入了85項試驗,并根據主要干預措施進行分類:電子/網絡干預,面對面咨詢干預,藥物治療和電話咨詢。
隨訪6個月時,電子/網絡干預(OR=1.14,95%CI 1.03~1.25)、面對面咨詢干預(OR=1.46,95%CI 1.25~1.70)和藥物治療(OR=1.53,95%CI 1.33~1.77)能顯著增高戒煙率。電話咨詢干預雖然增高了概率,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21,95%CI 0.98~1.50)。
在12個月時,面對面咨詢干預(OR=1.28,95%CI 1.09~1.51)和藥物治療(OR=1.46,95%CI 1.17~1.84)仍有效,盡管在所有類別中干預的作用均有相似幅度的下降。
(編譯 趙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