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fā)膠質(zhì)母細胞瘤 對比增強腫瘤最大切除與OS相關
美國加州大學Molinaro等報告,在所有新發(fā)膠質(zhì)母細胞瘤亞組患者中,對比增強(CE)腫瘤最大切除率與總生存期(OS)相關。此外,無論IDH狀況如何,年輕患者以及IDH野生型患者中非對比增強(NCE)腫瘤的最大切除與更長的OS無關,也與DNA修復酶MGMT啟動子甲基化狀態(tài)無關。(JAMA Oncol. 2020年2月6日在線版 doi: 10.1001/jamaoncol.2019.6143)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6年綜合分類,新發(fā)膠質(zhì)母細胞瘤可被分為異檸檬酸脫氫酶基因(IDH)1或2野生型和IDH突變型,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別為1.2年和3.6年。盡管CE腫瘤最大程度地切除與更長的生存期相關,但是人們對分子亞組中最大切除的預后價值以及NCE疾病切除的潛在意義知之甚少。
為了評估CE腫瘤切除和NCE腫瘤切除與分子和臨床信息的相關性,以制定新的腫瘤減滅術路線圖,該項回顧性多中心隊列研究的開發(fā)隊列包括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患者(199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確診的761例患者,隨訪9.6年)、梅奧診所患者(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確診的107例患者,隨訪5.7年)和克利夫蘭診所的俄亥俄州腦腫瘤研究患者(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確診的99例患者,平均隨訪10.9個月)。
圖像獲取對患者分組設盲。符合條件的患者因新發(fā)膠質(zhì)母細胞瘤而接受手術切除,并收集生存、分子和臨床數(shù)據(jù)以及術前和術后磁共振圖像。主要終點為OS。
結果顯示,開發(fā)隊列有761例患者,其中男性468例(61.5%),中位年齡為60歲(IQR:51.6~67.7歲),IDH野生型腫瘤并擴大切除的CE和NCE腫瘤的年輕患者,其中位OS與IDH突變型腫瘤患者相似(37.3個月,95%CI 31.6~70.7個月)。
IDH野生型腫瘤、CE腫瘤減少但殘留NCE腫瘤的年輕患者病情惡化,中位OS為16.5個月(95%CI 14.7~18.3個月)。IDH野生型腫瘤的老年患者可獲益于CE腫瘤的減少,中位OS為12.4個月(95%CI 11.4~14.0個月)。兩個外部隊列驗證了該結果。DNA修復酶MGMT啟動子區(qū)域的甲基化狀態(tài)不會削弱IDH野生型腫瘤患者中擴大CE和NCE間的關系。
(編譯 邰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