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治療NSCLC 培美曲塞相關腎毒性風險因素分析
中國香港瑪麗醫(yī)院內科Kwok等報告,培美曲塞-鉑類雙藥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時,排出第三間隙液體、盡可能選擇卡鉑而非順鉑均可降低培美曲塞相關腎毒性的風險。(Lung Cancer. 2021年11月16日在線版 DOI: 10.1016/j.lungcan.2021.11.005)
培美曲塞長期維持治療可導致腎毒性,但既往研究未發(fā)現(xiàn)可逆的風險因素。為了確定此類因素,以期避免維持治療的過早終止而達到化療臨床獲益的最大化,該項單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入組134例培美曲塞鉑-鉑類雙藥一線治療繼以培美曲塞維持治療的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主要終點為腎毒性的發(fā)生。
結果顯示,與培美曲塞維持治療腎毒性相關的獨立風險因素包括治療過程中存在未排空的第三間隙液體(OR=4.185,95%CI 1.150~15.191,P=0.030),誘導治療時使用順鉑而非卡鉑(OR=8.761,95%CI 1.684~45.577,P=0.010),培美曲塞維持治療超過15個周期(OR=3.839,95%CI 1.022~14.413,P=0.046)。
(編譯 楊閱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