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xì)胞肺癌EGFR突變的檢測 PE-cfDNA可補充血漿和腫瘤組織的基因分型
香港中文大學(xué)臨床腫瘤學(xué)系Lee等報告,在非小細(xì)胞肺癌(NSCLC)患者中,胸膜積液和心包積液中cfDNA的基因分型(PE-cfDNA)可準(zhǔn)確檢出EGFR突變情況。與指南推薦的PE細(xì)胞塊制備物相比,在PE-cfDNA中能檢出更多的EGFR T790M。(JAMA Oncol. 2022年12月29日在線版)
NSCLC的分子檢測常因腫瘤樣本不足而受限。血漿中游離DNA(cfDNA)基因分型是一種補充性檢測,雖有特異性但敏感性僅為中度。PE-cfDNA可以進(jìn)一步優(yōu)化分子診斷的應(yīng)用并減少重復(fù)活檢。
為了前瞻性驗證液滴數(shù)字聚合酶鏈緩解(ddPCR)檢測PE-cfDNA中EGFR敏感性突變和Thr790Met獲得性突變(T790M)的可行性,該項前瞻性診斷驗證研究于2016年9月6日至2021年1月21日在香港兩大癌癥中心進(jìn)行,隨機(jī)招募了攜帶野生型和變異型EGFR的、有滲出性胸膜積液和心包積液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了胸腔穿刺術(shù)或心包穿刺術(shù)),進(jìn)行胸膜積液/心包積液和血液取樣開展ddPCR EGFR檢測。
患者被分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未治療隊列(隊列1)和未接受奧希替尼的EGFR-TKI治療隊列(隊列2)。PE-cfDNA和血液的ddPCR檢測的EGFR狀態(tài)結(jié)果與匹配的腫瘤活檢或PE細(xì)胞塊樣本的EGFR狀態(tài)進(jìn)行比較。
結(jié)果顯示,納入171例患者(54%為女性),其中隊列1有104例,隊列2有67例。在隊列1中,37%(38/102)為EGFR突變陽性;PE-cfDNA檢測EGFR敏感性突變的敏感性為97%(95%CI 92%~100%),特異性為97%(95%CI 93%~100%),一致性為97%(κ=0.94,P<0.001)。在檢測EGFR敏感性突變方面,PE-cfDNA比血漿更敏感(97% vs. 74%,P<0.001)。
在隊列2中,38%(15/40)為EGFR T790M陽性;PE-cfDNA檢測獲得性T790M的敏感性為87%(95%CI 69%~100%),特異性為60%(95%CI 41%~79%),一致性為70%(κ=0.42,P=0.004)。在PE-cfDNA樣本和PE細(xì)胞塊樣本中,EGFR T790M突變的檢出率分別為51%和25%。
(編譯 王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