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監(jiān)測臨床Ⅰ期睪丸癌可獲得良好結果
一項納入將近2500例男性的回顧性研究提示,對臨床分期為Ⅰ期的睪丸癌男性進行主動監(jiān)測可獲得良好的臨床結果。研究者Kollmannsberger指出,“這些患者中,大部分行睪丸切除術后即治愈,無需進一步治療?!保↗ Clin Oncol. 2014年8月18日在線版)
他表示,“如果治療/監(jiān)測醫(yī)師遵循已發(fā)表的監(jiān)測日程安排,則主動監(jiān)測是安全的,且能夠獲得可預測的結果以及幾乎一致的治愈率,使得絕大部分患者免受不必要的、具有潛在毒性的療法。”
Kollmannsberger表示,主動監(jiān)測使得60%-75%的臨床Ⅰ期睪丸癌男性避免了輔助化療或放療,但幾乎沒有針對復發(fā)率的大規(guī)?;颊哧犃醒芯繑祿捎糜谥笇绾卧谠\療策略中以最佳方式安排主動監(jiān)測。
該團隊收集了1139例臨床Ⅰ期非精原細胞睪丸癌男性和1344例以主動監(jiān)測作為主要治療策略的臨床Ⅰ期精原細胞睪丸癌男性的數據。
非精原細胞組中19%的男性復發(fā),其中包括44%的淋巴血管浸潤(LVI)者、14%的非LVI者以及38%的LVI狀態(tài)不明者。
研究者發(fā)現,開始2年間復發(fā)者最多,938例中僅有12例(1%)3年無?。╠isease-free)患者復發(fā)。大部分復發(fā)者接受了化療,2例(1%)患者拒絕進一步治療。中位隨訪63個月時,98%的患者無病存活,3例(<1%)因癌癥死亡,2例(<1%)因治療相關并發(fā)癥死亡,11例(<1%)因非睪丸癌相關原因死亡。5年疾病特異性生存率為99.4%。
精原細胞癌組中,13%的患者在中位14個月后復發(fā)。大部分在前3年內復發(fā),3年后復發(fā)的患者在患者總人群中的比例低于1%。近2/3的復發(fā)患者接受了化療,32%的復發(fā)者接受了放療。中位隨訪52個月后,99%的患者無病存活,1例因治療相關并發(fā)癥死亡,16例因非癌癥相關原因死亡。沒有患者因睪丸癌死亡。
對于非精原細胞睪丸癌,作者建議,體檢和腫瘤標記物評估的頻率為:第1年每2個月一次,第2年每3個月一次,第3-5年每6個月一次。胸片和腹部CT/MRI檢查頻率為:第4、8、12、18和24個月時各一次,第36、60個月時進行額外的腹部CT/MRI檢查。
對于精原細胞睪丸癌,作者建議,體檢和腫瘤標記物評估的頻率為:第1年每3個月一次,第2-5年每6個月一次。胸片和腹部CT/MRI檢查頻率為:第6、12、18和24個月時各一次,第30、36和60個月時進行額外的腹部CT/MRI檢查。
“我們推薦的精原細胞癌和非精原細胞癌的隨訪次數有所不同,因為精原細胞癌侵襲性較低,不需要與后者一樣的監(jiān)測強度”, Kollmannsberger解釋道。這些監(jiān)測日程安排幾乎適用于所有Ⅰ期睪丸癌患者?!爸挥挟敯l(fā)現淋巴結數量可疑很可能是早期轉移時,我們才會在計劃時間前訪視患者,影像學復查時間也會比計劃時間提前?!比绻t(yī)師不確定如何處理Ⅰ期睪丸癌患者,則應將患者轉往??漆t(yī)師處,以指定最佳治療計劃。
(編譯 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