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瘤種免疫治療時 低于推薦劑量的ICI仍有效
印度研究者Patel等報告,使用低于推薦劑量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對各種腫瘤均有抗瘤活性。較低劑量的應用可以改善中低收入國家ICI的可及性和及時治療性。(JCO Glob Oncol. 2024年1月5日在線版)
ICI的成本限制了其在中低收入國家癌癥患者中的可及性。早期臨床試驗表明,低于注冊臨床試驗和評估試驗中的劑量使用ICI,仍具有靶向抑制作用和較高的抗瘤活性。
該研究在孟買一家能獲得ICI的三級醫(yī)院連續(xù)入組至少接受一劑ICI治療的癌癥患者100例,以研究3年內(nèi)使用的劑量。主要終點為總緩解率(ORR)。次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
結果顯示,25例接受常規(guī)獲批劑量的ICI治療,29例按體重接受更小劑量的治療,46例接受小劑量治療。治療周期的中位數(shù)為5(1~28)。78例在姑息環(huán)境中接受ICI治療。常規(guī)劑量、按體重劑量和小劑量治療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10.2個月、9.8個月和3.9個月,ORR分別為72%、61%和76%。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xiàn)了開出較小劑量處方的趨勢。
92例可評效。21例(5例輔助治療和16例姑息治療)僅接受ICI治療。不同劑量組之間的ORR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不同ICI、不同瘤種和同步治療均為比較的混雜因素。姑息治療患者的中位OS為6.8個月(4.6~9.0個月)。 (編譯 王子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