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NMIBC 12劑BCG誘導且不維持的方案或可行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Katims等報告,在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12劑卡介苗(BCG)誘導灌注而無需維持的方案減少了每例患者所需的用量,同時獲得了可接受的腫瘤學結局??紤]到BCG的持續(xù)短缺,這種改良方案可能為一種合適的替代方案。(JAMA Oncol. 2024年2月15日在線版)
該項前瞻性Ⅱ期臨床試驗于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納入原發(fā)性或復發(fā)性NMIBC(高級別的Ta期腫瘤、T1期腫瘤,伴或不伴原位癌)患者,給予2個BCG誘導療程(12次膀胱內灌注),無需維持治療。主要終點為在7.5個月時標志性分析評估無復發(fā)生存期(RFS)和癌癥歸因生存率(CSS)。復發(fā)被定義為病理性高級別疾病。
結果顯示:81例患者同意參與研究,其中65例為男性(84%);患者的中位年齡為72歲(IQR:64~77歲),75例可接受長期隨訪分析。
21例出現(xiàn)高級別復發(fā),無復發(fā)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4.4年(IQR:3.8~5.3年),5年RFS率為69%(95%CI 58%~81%)。幸存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4.9年(IQR:4.2~5.7年),其中3例死于膀胱癌,對應的CSS率為97%(95%CI 93%~100%)。使用2個誘導療程可將每例患者的BCG用量從27瓶減少到12瓶。
(編譯 張梓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