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有助延長難治性轉(zhuǎn)移性結(jié)直腸癌患者生存期
2014年6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歐洲腫瘤內(nèi)科學會(ESMO)第16屆胃腸道腫瘤世界大會上公布了一項名為RECOURSE的Ⅲ期臨床研究結(jié)果。結(jié)果顯示,TAS-102可延長難治性轉(zhuǎn)移性結(jié)直腸癌患者總生存,該結(jié)果已提交美國和歐洲藥物審批機構(gòu)。(摘要號O-0022)
RECOURSE研究納入了包括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在內(nèi)的13個國家共計800例患者;入組者以往接受過標準治療(氟尿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和貝伐珠單抗等),包括對西妥昔單抗和帕尼單抗耐藥的KRAS野生型患者。結(jié)果顯示,TAS-102組中位總生存期為7.1個月,而安慰劑組中位總生存期為5.3個月(HR=0.68,P<0.0001)。兩組疾病進展風險也有顯著性差異,TAS-102組和安慰劑組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2個月和1.7個月(HR=0.48,P<0 .0001);疾病控制率則分別為44.0%和16.3%(P<0.0001)。
TAS-102是含三氟胸苷(FTD)和地匹福林鹽酸鹽抑制劑(TPI)兩種主要成分的口服復方制劑。FTD是核苷類似物,可直接參與DNA合成并干擾其功能??诜﨔TD后多數(shù)降解為非活性形式,而TPI是FDT降解酶的抑制劑(胸苷磷酸化酶),可抑制循環(huán)中FDT降解,此外,該藥物還顯示了抗血管生成效應(yīng)。該研究主要研究者是波士頓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哈佛醫(yī)學院的Robert J. Mayer,他認為TAS-102開創(chuàng)了結(jié)直腸癌治療中與其他藥物不同的新型作用機制。
日本完成的一項小樣本Ⅱ期臨床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相比,TAS-102能延長對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奧沙利鉑治療不敏感的轉(zhuǎn)移性結(jié)直腸癌患者的總生存期(Lancet Oncol. 2012,13:993)。盡管有學者質(zhì)疑該試驗患者選擇是否存在偏倚的問題(Lancet Oncol. 2012,13:959)。
法國學者Jean Yves Douillard認為,RECOURSE研究確認了在日本完成的II期試驗結(jié)果,提示該藥物同樣適用于亞洲人和白種人,且耐受性好。他可能會考慮將該藥用于結(jié)直腸癌的更早線別治療,也可能與伊立替康或奧沙利鉑合用。該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yīng)包括血液學毒性(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和白細胞減少)和胃腸道反應(yīng)(腹瀉、惡心和嘔吐)。
(編譯 丁方謎 審校 張?。?/p>
表 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不良反應(yīng) | TAS-102組 | 安慰劑組 |
中性粒細胞減少 | 37.9% | 0.0% |
貧血 | 18.2% | 3.0% |
血小板減少 | 5.1% | 0.4% |
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 3.8% | 0.0% |
腹瀉 | 3.0% | 0.4% |
嘔吐 | 2.1% | 0.4% |
惡心 | 1.9% | 1.1% |
乏力 | 3.9% | 5.7% |
口腔炎 | 0.4% | 0.0% |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張俊教授述評:
新一代化療及靶向藥物已明顯延長了晚期結(jié)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但難治性結(jié)直腸癌患者的治療仍是一大難題。TAS-102無疑為這些患者帶來希望。TAS-102由FTD和TPI復方而成,F(xiàn)TD通過結(jié)合腫瘤細胞DNA、干擾DNA功能而抑制腫瘤生長;TPI則通過抑制代謝酶而提高FTD作用強度。RECOURSE研究結(jié)果驗證了TAS-102對難治性結(jié)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獲益及疾病控制;且耐受性良好。較明顯的血液學毒性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應(yīng)引起足夠重視并采取對應(yīng)措施。此外,該藥雖對晚期難治性結(jié)直腸癌患者有效,但其能否用于更早線別的治療,與其他化療及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合用的療效和毒性等,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證據(jù)及機制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