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期小細胞肺癌 化放療聯(lián)合阿替利珠單抗未帶來生存改善
美國希望之城癌癥中心Higgins等報告,在局限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中,與單獨化放療(CRT)相比,同時聯(lián)用阿替利珠單抗不能改善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無遠處轉(zhuǎn)移生存期(DMFS)和至局部失敗時間(TTLF)。但總劑量45 Gy日兩次方案對比總劑量66 Gy日一次方案的患者有明顯更好的OS。(2024 ASTRO大會. 摘要號LBA 02)
在這項隨機研究中,Higgins等自美國和日本招募了544例局限期SCLC患者(Tx~4N0~3M0期),并分入CRT聯(lián)合阿替利珠單抗組(274例)或單用CRT組(270例),并根據(jù)化療(順鉑 vs.卡鉑)、放療計劃(66 Gy日一次 vs. 45 Gy日兩次)、性別和體能狀態(tài)(0~1分 vs. 2分)進行分層。阿替利珠單抗劑量為1200 mg q21,最多17個周期(或約1年),或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阿替利珠單抗治療在4個化療周期的第2個周期開始給藥,同一時間點開始胸部放療。主要終點為OS,次要終點包括PFS、總緩解率、局部控制和DMFS。
結(jié)果顯示:中位隨訪21個月后,CRT聯(lián)合阿替利珠單抗組和單用CRT組的中位OS分別為33.1個月和39.5個月(HR=1.11,95%CI 0.85~1.45),針對PFS、DMFS和TTLF的風險比分別為1.00、0.95和0.95;3年OS率分別為44.7%和50.3%。兩組的中位PFS相似,分別為12個月和11.5個月,2年局部失敗的累計發(fā)生分別率為13.1%和14.4%(HR=0.84,95%CI 0.50~1.40)。兩組中約59%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
無論患者是否接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45 Gy日兩次對比66 Gy日一次放療均可提高生存率。在47.2%的45 Gy日兩次放療患者中,中位OS為35.4個月,而在66 Gy日一次放療患者中為28.3個月(HR=1.44,95%CI 1.10~1.89)。
單用CRT組和CRT聯(lián)合阿替利珠單抗組的不良事件(AE)發(fā)生率相似,3~4級AE發(fā)生率分別為92.5%和86.5%,≥3級肺炎發(fā)生率分別為3.1%和5.6%,致死性AE發(fā)生率分別為1.6%和9%,致死性治療相關(guān)AE發(fā)生率分別為1%和3%。
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Samstein表示:NRG-LU005研究顯示聯(lián)用阿替利珠單抗無獲益,這令人回憶起近期PACIFIC-2研究的結(jié)果,CRT聯(lián)用度伐利尤單抗對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同樣無生存益處。但最近的ADRIATIC研究則顯示CRT后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顯著改善了局限期SCLC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對照組的選擇、開始免疫治療前CRT的療效、患者群體來源的特征,這些試驗之間的差異可能有助于解釋結(jié)果的不同。不過,這些研究之間的主要區(qū)別是固有的試驗設(shè)計差異,免疫療法在NRG-LU005研究中是同步應(yīng)用,而在ADRIATIC研究中僅鞏固應(yīng)用。此外,在放化療的同時進行免疫治療“不是辦法”,需要在放化療結(jié)束后再進行免疫治療。 (編譯 楊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