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陽性/HER2陰性高危早期乳腺癌 臨床和分子特征或可優(yōu)化治療選擇
美國加州大學(xué)Huppert等報告的Ⅱ期I-SPY2臨床試驗顯示,在分子分型風(fēng)險較高的激素受體陽性(HR+)、HER2陰性早期乳腺癌(EBC)患者中,與MP-High1、BP-Luminal型和ImPrint陰性疾病患者相比,MP-High2、BP-Basal型和ImPrint陽性特征確定了部分重合的患者亞群,這些患者對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有反應(yīng),更有可能實現(xiàn)病理完全緩解(pCR)。I-SPY2.2正在整合這些生物標(biāo)志物的使用,在分子層面確定患者群體并優(yōu)化治療選擇。(Ann Oncol. 2024年10月28日在線版)
HR+、HER2- EBC是一種異質(zhì)性疾病。識別更好的臨床和分子生物標(biāo)志物對于指導(dǎo)每位患者的最佳治療至關(guān)重要。
該研究通過臨床/分子特征,年齡、分期、組織學(xué)、ER陽性百分比、ER/PR狀態(tài)、MammaPrint(MP)- high1(-0.57~0) vs. MP-high2(<-0.57)、BluePrint(BP)-Luminal型 vs. BP-Basal型以及ImPrint免疫特征,分析了I-SPY2試驗中8個新輔助組中HR+/HER2- EBC患者的pCR率和無遠(yuǎn)處復(fù)發(fā)生存(DRFS)率。研究量化了臨床/分子異質(zhì)性,評估了這些生物標(biāo)志物之間的重合,并評估了pCR和DRFS之間的相關(guān)性。
379例HR+/HER2- EBC患者被納入該分析,觀察到各治療組的pCR率為17%。Ⅱ期疾病患者的pCR率高于Ⅲ期疾病患者(21% vs. 9%,P=0.0013),導(dǎo)管型高于小葉型(19% vs. 11%,P=0.049),ER陽性率較低者高于陽性率較高者(≤66% vs. >66%:35% vs. 9%,P=3.4×10-9),MP-High2高于MP-High1疾?。?1% vs. 11%,P=1.1×10-5),BP-Basal型高于BP-Luminal型疾?。?4% vs. 10%,P=1.62×10-7),以及ImPrint陽性高于陰性疾?。?8% vs. 10%,P=1.64×10-9)。ER百分比較低的患者更有可能患有MP-High2和BP-Basal型疾病。
中位隨訪4.8年,無論臨床/分子特征如何,獲得pCR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結(jié)果。在未獲得pCR的患者中,MP-High2和BP-Basal型疾病患者的DRFS事件比MP-High1和BP-Luminal型疾病患者更頻繁。
(編譯 吳曉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