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肝細胞癌 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療效研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Finn等報告的一項信號尋找研究(MORPHEUS-Liver)表明,在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中,tiragolumab與阿替利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使用可能比阿替利珠單抗加貝伐珠單抗更有臨床活性?;谶@些數(shù)據(jù),有必要進一步研究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治療。(Lancet Oncol. 2025年1月21日在線版)
阿替利珠單抗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阻斷PD-L1和VEGF已被證明可改善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TIGIT是一種免疫檢查點調(diào)節(jié)劑,涉及許多癌癥,包括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
為了評估在阿替利珠單抗加貝伐珠單抗的基礎(chǔ)上添加tiragolumab(一種抗TIGIT單克隆抗體)的臨床活性和安全性,該項隨機、開放標簽、Ⅰb~Ⅱ期傘式研究在中國、法國、以色列、新西蘭、韓國、中國臺灣和美國的26個中心進行。
符合條件的患者為18歲或以上的成年人,既往未接受治療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ECOG PS為0~1,Child-Pugh A級疾病,預期壽命至少為3個月。符合條件的患者被按照2∶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tiragolumab 600 mg加阿替利珠單抗1200 mg 加貝伐珠單抗15 mg/kg或阿替利珠單抗1200 mg+貝伐珠單抗15 mg/kg,每21天為一個周期,第1天,每3周靜脈給藥一次。
患者接受治療直至出現(xiàn)不可接受的不良事件或喪失臨床獲益,以先發(fā)生者為準。主要終點為客觀緩解率。研究在可評估療效的人群中(在指定的治療方案中接受每種藥物至少一劑的所有患者)進行臨床活性分析,并對接受任何研究治療的所有患者進行安全性評估。該試驗目前正在進行中。
2020年8月20日至2022年2月10日,該研究評估了154例患者,其中59例符合條件的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tiragolumab加阿替利珠單抗加貝伐珠單抗(41例)或阿替利珠單抗加貝伐珠單抗(18例);在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中,有1例患者在接受任何治療前出現(xiàn)不良事件并退出研究。中位年齡為66.5歲(IQR:61.0~73.0歲)。58例患者中男性46例(79%),女性12例(21%)。大多數(shù)患者為亞洲人(23例,40%)或白人(21例,36%)。
截至臨床截止日期(2023年8月21日),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的中位隨訪時間為20.6個月(IQR:10.6~28.0個月),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4.0個月(IQR:4.2~18.5個月)。在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證實的客觀緩解率為43%(95%CI 27%~59%;17例);在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證實的客觀緩解率為11%(95%CI 1%~35%;2例)。
兩組患者均出現(xiàn)不良事件。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40例)中的瘙癢(20例 vs. 3例)、關(guān)節(jié)痛(13例 vs. 2例)和腹瀉(12例vs. 1例)的發(fā)生情況明顯高于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18例),盡管這些不良反應主要是1~2級。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是高血壓(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6例,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2例),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升高(3例 vs. 1例)和蛋白尿(2例 vs. 2例)。
在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中,21例(53%)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在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中,10例(56%)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在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治療相關(guān)死亡(由于膽汁淤積),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中有2例患者發(fā)生治療相關(guān)死亡(由于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
在阿替利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的基礎(chǔ)上,tiragolumab的加入似乎沒有導致治療相關(guān)或免疫介導的不良事件的顯著惡化,也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安全性信號。
(編譯 黃小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