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新藥Onartuzumab的Ⅲ期臨床研究失敗
美國田納西州Sarah Cannon研究所David R. Spigel等更新了METLung研究結(jié)果,證實Onartuzumab聯(lián)合厄洛替尼較厄洛替尼單藥未能使MET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總生存獲益。(J Clin Oncol. 2016年12月12日在線版)
為了評估MET單抗Onartuzumab聯(lián)合厄洛替尼二線治療MET陽性N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該項Ⅲ期臨床研究將患者隨機(1︰1)分配接受Onartuzumab(15 mg/kg,d1,每21天為一周期)聯(lián)合厄洛替尼(150 mg/d)組或安慰劑聯(lián)合厄洛替尼(150 mg/d)組。主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期(OS),次要研究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生物標志物分析及藥物安全性。
結(jié)果顯示,試驗共入組499例患者,其中Onartuzumab聯(lián)合厄洛替尼組250例,安慰劑聯(lián)合厄洛替尼組249例;兩組患者的中位OS分別為6.8個月和9.1個月,中位PFS分別為2.7個月和2.6個月,ORR分別為8.4%和9.6%,均未見顯著的差異(P<0.05);但Onartuzumab聯(lián)合厄洛替尼組患者的死亡率更高(52% vs 46%)。
根據(jù)MET熒光原位雜交結(jié)果選用Onartuzumab亦無益處,Onartuzumab治療EGFR基因突變陽性患者的OS有縮短的趨勢(HR=4.68)。Onartuzumab聯(lián)合厄洛替尼組和安慰劑聯(lián)合厄洛替尼組3~5級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分別為56.0%和51.2%,嚴重不良反應(yīng)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33.9%和30.7%。
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南方醫(yī)院 尤長宣教授述評:
EGFR T790M和c-Met是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耐藥的常見機制,針對EGFR T790M的三代EGFR-TKI:Tagrisso(Osimertinib,AZD9291)已于2015年11月13日在國外成功上市,同類藥物Rociletinib(CO-1686,AVL-301)也只差臨門一腳,這一最主要的耐藥機制已經(jīng)瓜熟蒂落、圓滿解決;但針對c-Met過表達的研究卻時乖運蹇。目前臨床研究的MET抑制劑主要有兩類:單克隆抗體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劑,雖然在早期的臨床研究中,MET抑制劑(如INC280等)聯(lián)合其他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大多研究均為Ⅰ/Ⅱ期研究,進入Ⅲ期研究仍前途未卜;而被寄以厚望的單抗Onartuzumab在本研究中折戟沉沙、鎩羽而歸,讓人難免心生唏噓。唯有翹首期待進行中的多個小分子抑制劑單藥或者聯(lián)合治療c-Met過表達癌癥患者的臨床研究能帶來柳暗花明的陽性結(jié)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