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其他腫瘤

局部晚期頭頸鱗狀細胞癌 治療失敗后生存的影響因素

發(fā)表時間:2017-07-03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腫瘤放療科Jonathan E. Leeman等報告,局部晚期頭頸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復發(fā)后,總生存期受HNSCC發(fā)病部位、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或p16狀態(tài)、以及手術和系統(tǒng)干預的影響。(JAMA Oncol. 2017年5月25日在線版)

    盡管15%~50%的HNSCC患者經歷了復發(fā),但結合了調強放療(IMRT)的化放療后,對患者治療失敗模式和復發(fā)后轉歸模式的了解仍所知甚少。復發(fā)模式受放療質量差異的影響顯著,這可能會混淆多中心試驗的發(fā)現(xiàn)。

    為了評估目前放療技術下HNSCC患者的治療失敗模式和復發(fā)后轉歸模式,從2001年12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該項單中心隊列研究回顧了1000例Ⅲ~ⅣB期口咽癌(703例)、喉癌(126例)或喉咽癌(46例)患者的轉歸(IMRT同步或不同步化療),以及口腔癌(125例)患者的轉歸(術后IMRT同步或不同步系統(tǒng)治療)。幸存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65.1個月。主要研究終點為局部區(qū)域失敗或遠處轉移后的治療失敗模式和總生存模式。

    結果顯示,在1000例患者中,女性186例,男性814例,平均年齡為59.3±10.8歲,放療野邊緣或放療野外孤立病灶未見治療失敗。在亞位點中,對比口咽癌患者,口腔癌患者的局部失敗累積發(fā)生率最高(HR=5.2,95%CI 3.1~8.6;P<0.001)。發(fā)生遠處轉移后,口腔癌患者的生存期顯著縮短(HR=3.66,95%CI 1.98~6.80;P<0.001)。同為口咽癌患者,HPV陽性或p16陽性患者局部區(qū)域失敗后的生存時間長于陰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別為36.5個月和13.6個月(P=0.007),但一旦發(fā)生遠處轉移則不存在這種趨勢。挽救手術與局部區(qū)域失敗后總體生存期的改善相關(HR=0.51,95%CI 0.34~0.77;P=0.001),寡轉移性疾病與遠處轉移后總生存期的改善相關(1個病灶 vs ≥2個病灶:HR=0.32,95%CI 0.16~0.63;P=0.001)。

    (編譯 田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