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fā)膠質母細胞瘤 聯(lián)合Rindopepimut未帶來顯著生存獲益
瑞士蘇黎世大學醫(yī)院Michael Weller等報告的ACT Ⅳ研究顯示,在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Ⅲ型(EGFRv Ⅲ)的新發(fā)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標準化療基礎上添加Rindopepimut并未顯著改善生存。該免疫療法在膠質母細胞瘤細胞中顯效,可能需要聯(lián)合治療。(Lancet Oncol. 2017年8月22日在線版)
Rindopepimut(CDX-110)是一種靶向腫瘤特異分子EGFRv Ⅲ的免疫治療疫苗。為了評估Rindopepimut聯(lián)合標準化療可否改善EGFRv Ⅲ陽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該項代號為ACT Ⅳ的隨機、雙盲、Ⅲ期臨床試驗從22個國家165家醫(yī)院入組18歲及以上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
入組患者的標準為:新診斷的表達EGFRv Ⅲ的膠質母細胞瘤,術后和放化療后無疾病進展的患者。患者采用EORTC遞歸分區(qū)分析類進行分層分析,根據MGMT啟動子甲基化狀態(tài)以及地理區(qū)域分層,患者按照1︰1的比例被隨機分入Rindopepimut組(500 μG,與150 μG GM-CSF混用)、對照組(100 μG,keyhole limpet haemocyanin),同時口服標準劑量的替莫唑胺(150~200 mg/m2,d1~5,q28)6~12周期或更長時間。主要研究終點是攜帶微小殘留病灶(MRD)患者的OS(MRD<2 cm,或者經過放化療后<2 cm)。
結果顯示,共入組745例患者,其中405例有MRD,338例具有明顯的殘留病灶,2例不可評價;Rindopepimut聯(lián)合替莫唑胺組有371例,對照聯(lián)合替莫唑胺組有374例。預設中期分析時,研究提前中止。
最后的分析顯示,攜帶MRD患者的OS率無顯著差異:中位OS在Rindopepimut組和對照組分別為20.1個月和20.0個月(HR=1.01,95%CI 0.79~1.30;P=0.93)。
兩組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為血小板減少(9% vs 6%)、疲勞(2% vs 5%)、腦水腫(2% vs 3%)、癲癇(2% vs 2%)和頭痛(2% vs 3%),嚴重不良事件包括癲癇發(fā)作(5% vs 6%)和腦水腫(2% vs 3%)。
研究期間,16例死亡事件與不良事件相關(Rindopepimut組9例,對照組7例);其中Rindopepimut組1例男性患者經過11個月治療后出現(xiàn)肺栓塞,評估可能與Rindopepimut有關。
(編譯 劉嘉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