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FHWT患者 淋巴結聯(lián)合雜合性缺失預測EFS
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Fernandez等報告,分化較好的Ⅲ期腎母細胞瘤(FHWT)患者,多數(shù)可自DD4A方案聯(lián)合放療中獲得生存獲益。聯(lián)合應用淋巴結狀態(tài)及雜合性缺失對無事件生存期(EFS)有較高的預測價值,或可作為預后標志物。(J Clin Oncol. 2017年12月6日在線版)
在入組的Ⅲ期FHWT患者中,588例前瞻性接受了DD4A方案(長春新堿、更生霉素、多柔比星)和放療,該研究(AREN0532)評估了其中1p和16q染色體雜合性缺失(LOH 1p/16q)患者的臨床和生物學變量。微衛(wèi)星分析確定1p和16q的LOH發(fā)現(xiàn)5例不合格患者及40例合并LOH 1p/16q的患者,均被排除研究。
結果顯示,共入組535例患者,中位隨訪5.2年,預計的4年EFS率和總生存率分別為88%和97%。66例復發(fā)者中,58例于治療頭前2年內復發(fā),其中肺部復發(fā)最多(36例)。18例死亡,14例再發(fā)。淋巴結陰性者及無LOH 1p/16q者的EFS更佳(均P<0.01),但存在肉眼可見殘留病灶者及腹膜轉移者的EFS不佳。淋巴結陽性且LOH 1p/16q者的4年EFS率為74%。123例(23%)接受了延遲腎切除術。有據(jù)可查的延遲因素為間變(8例,排除生存分析)、低危/完全壞死(7例,0例復發(fā))、中危(63例,6例復發(fā))、高危/胚細胞型(7例,5例復發(fā))。
(編譯 王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