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確診后第一年癥狀負荷狀況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Bubis等報告,所有腫瘤中都有中重度癥狀評分患者,患者在確診后面臨經歷多重癥狀的風險,支持治療應及早介入,中重度癥狀評分高風險患者應接受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治療。(J Clin Oncol. 2018年3月1日在線版 doi: 10.1200/JCO.2017.76.0876)
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關注其癥狀負荷,患者報告轉歸結果可指導最佳治療。但鮮有研究關注患者在剛剛確診后這一時期的癥狀控制。綜合分析腫瘤患者診斷后癥狀負荷的趨勢及危險因素,對于指導支持治療的策略至關重要。
研究者回顧性分析了2007~2014年確診腫瘤且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資料。前瞻性門診收集患者自評Edmonton癥狀評估量表的數據。對于確診后第一年中重度癥狀評分的患者,分析不同部位第一年每個月中重度癥狀評分患者比例。多變量回歸分析模型確定中重度癥狀負荷的危險因素。
結果顯示,在120 745例患者確診1年內,729 861次癥狀評估結果。大多數癥狀在確診后第一個月內評分最高,惡心評分在確診后6個月內逐漸升高。多變量分析顯示,腫瘤部位、年輕患者、多發(fā)并存病、女性、低收入、城市居住患者癥狀負荷顯著增加。
(編譯 張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