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基因分型可甄選Lorlatinib獲益患者
美國麻省總醫(yī)院Shaw等報告,在≥1種第二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失敗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與不攜帶ALK突變的患者相比,Lorlatinib對ALK突變者的療效更高。第二代TKI失敗后,ALK突變腫瘤基因分型可識別出更能從Lorlatinib中獲益的患者。(J Clin Oncol. 2019年3月20日在線版 doi: 10.1200/JCO.18.02236)
第三代ALK/ROS1 TKI Lorlatinib可有效通過血腦屏障,對晚期ALK陽性的及既往ALK TKI治療失敗的NSCLC均有極好的療效。臨床前數(shù)據(jù)提示,經(jīng)治患者中的ALK耐藥性突變可能是該藥療效的標志物。該項Ⅱ期研究入組198例ALK陽性NSCLC患者,收集基線時的血漿和腫瘤組織樣本,使用Guardant360分析了血漿DNA中的ALK突變,使用二代測序分析了腫瘤組織DNA。
結果顯示,血檢或組織檢測發(fā)現(xiàn),約1/4的患者存在ALK突變。在克唑替尼耐藥的患者中,無論兩種檢測是否發(fā)現(xiàn)攜帶ALK突變,Lorlatinib的療效均相當。在≥1種第二代ALK TKI失敗的患者中,ALK突變患者接受Lorlatinib治療后的客觀緩解率更高(血樣:62% vs. 32%;組織:69% vs. 27%)。
基于血檢結果,ALK突變者和無突變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相近,分別為7.3個月和5.5個月(HR=0.81);但組織分型ALK突變者的中位PFS顯著較長(11.0個月 vs. 5.4個月,HR=0.47)。 (編譯 趙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