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期白血病 白血病治療增高后續(xù)感染風險
加拿大研究者Pelland-Marcotte等報告,兒童期白血病治療史與感染風險的增高顯著相關。(J Clin Oncol. 2019年8月8日在線版 doi: 10.1200/JCO.19.00570)
感染是兒童期白血病治療中常見的并發(fā)癥。人們對幸存者的感染風險知之甚少。為了明確完成治療后的兒童白血病幸存者與一般人群感染的發(fā)生情況,該回顧性的、人群隊列研究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入組1992~2015年確診的白血病兒童(完成治療存活且30天無復發(fā)),根據出生年份、性別、農村狀況,白血病幸存者與一般人群被按照5︰1的比例進行匹配,分層因素包括初始治療聯(lián)合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和不聯(lián)合移植。主要終點為至感染的時間。
結果顯示,共納入2204例白血病幸存者,并匹配了11 020名對照。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完成后感染的相對風險(RR)將增高(RR=1.51,95%CI 1.45~1.57),其中治療完成后不到1年時感染的RR為1.77(95%CI 1.69~1.86)、1~4.99年的RR為1.66(95%CI 1.62~1.71)、≥5年的RR為1.29(95%CI 1.22~1.36)。
在初始治療不包括HSCT的患者中,>5年時的RR仍維持升高狀態(tài)(RR=1.29,95%CI 1.23~1.35)。白血病幸存者的感染相關死亡率顯著增高;在整個隊列中的風險比為149.3(95%CI 20.4~1,091.9),在未聯(lián)合HSCT隊列中的風險比為92.7(95%CI 12.4~690.7)。 (編譯 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