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頭頸癌治療后聽力損失預測模型構建成功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Schuette等報告,頭頸癌患者耳蝸的順鉑暴露情況及放療暴露情況均與聽力損失相關。且目前建立的預測模型為首個可于治療前準確預測治療后聽力情況的模型。(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9年11月21日在線版 doi: 10.1001/jamaoto.2019.3550)
在頭頸癌患者開始治療之前,準確預測治療后聽力損失情況時告知患者決策的必要組成部分。為了建立放療后和/或順鉑化療后聽力損失的預測模型,該項回顧性隊列研究自一家三級學術醫(yī)學中心入組242例于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接受了放療和/或順鉑治療的頭頸癌患者(482耳),并有后續(xù)的聽覺測驗數(shù)據(jù)。主要終點為患者的聽力水平。
結果顯示,其中女性56例,男性186例;平均年齡60歲±10歲。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放療,其中105例(43.4%)接受了順鉑化療。順鉑總累積劑量的平均值為298 mg/m±109 mg/m2?;颊叨伒钠骄暖焺┝繛?5 Gy±13 Gy。
預測模型的固定效應預測值與治療后純音檢測均值的符合度為77%(95%CI 73%~81%)。在ROC中,當預測治療后純音均值>35 dB時,該預測模型的靈敏度為80%,特異性為75%,其曲線下面積為0.85)。
(編譯 劉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