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鱗狀NSCLC老年患者 一線可選卡鉑-培美曲塞繼以培美曲塞維持方案
日本九州大學醫(yī)學研究生院Okamoto等報告,一線治療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時,卡鉑-培美曲塞繼以培美曲塞維持治療的方案是有效的。(JAMA Oncol. 2020年3月12日在線版 doi: 10.1001/jamaoncol.2019.6828)
罕有專門針對晚期NSCLC老年患者設計的臨床試驗,鑒于此類患者的預期數(shù)量大幅增加,促使人們尋求新治療選擇以獲得更大的姑息治療獲益。
為了明確在晚期非鱗狀NSCLC老年患者中,卡鉑-培美曲塞繼以培美曲塞維持療法在總生存期(OS)方面是否不劣于多西他賽單藥方案,該項開放標簽的、多中心、非劣效性Ⅲ期隨機臨床試驗于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自日本79家機構入組未經(jīng)細胞毒性化療藥物治療的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ECOG PS評分為0或1,≥75歲)。
患者隨機給予初次化療,包括多西他賽單藥治療(60 mg/m2 q21)方案或4個周期的卡鉑(AUC=5)聯(lián)合培美曲塞(500 mg/m2 q21)繼以相同劑量的培美曲塞維持治療3周方案。主要終點為在意向治療人群中評估的OS,其中非劣效性檢驗風險比(HR)95%CI的上限界值為1.154。
結果顯示,入組433例患者,男性250例(57.7%),中位年齡為78歲(75~88歲)。多西他賽組(217例)的中位OS為15.5個月(95%CI 13.6~18.4個月),卡鉑-培美曲塞組(216例)為18.7個月(95%CI 16.0~21.9個月;HR=0.850,95%CI 0.684~1.056,P=0.003)??ㄣK-培美曲塞組的無進展生存期更長(HR=0.739,95%CI 0.609~0.896)。
與多西他賽組相比,卡鉑-培美曲塞組的白細胞減少癥(28.0% vs. 68.7%)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46.3% vs. 86.0%)、3~4級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4.2% vs. 17.8%)的發(fā)生率較低,血小板減少癥(25.7% vs. 1.4%)和3~4級貧血(29.4% vs. 1.9%)的發(fā)生率較高??ㄣK-培美曲塞的減量事件發(fā)生率更低。
(編譯 詹鈺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