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消化道腫瘤

晚期肝癌一線免疫治療IMbrave150研究正式發(fā)表 T+A聯(lián)合治療1年生存率達67.2%

發(fā)表時間:2020-05-29

    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正式刊載了Ⅲ期臨床試驗IMbrave150研究的完整研究數(shù)據(jù),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取得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成功。(N Engl J Med. 2020; 382:1894-1905 doi: 10.1056/NEJMoa1915745)

    256-257期《全球腫瘤快訊》-49.jpg

    與目前的標準治療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T+A)的免疫聯(lián)合治療方案,顯著延長了患者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患者的12個月生存率提高到67.2%,突破了肝癌治療十多年來的瓶頸。

    據(jù)世衛(wèi)組織2018年全球癌癥統(tǒng)計報告(Globocan 2018),中國每年新發(fā)肝癌達到39.3萬例,死亡病例36.9萬例,位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第四、第二死因,占全球肝癌的50%以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篩查,半數(shù)以上的肝癌確診時已為晚期,晚期肝癌目前治療以介入和多靶點TKI藥物為主,療效有限,放寬手術(shù)指征也難以實現(xiàn)療效的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低生存期短。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此前的研究未取得進展,幾種PD-1抑制劑在一線和二線單藥治療的Ⅲ期臨床試驗中紛紛折戟。這或與肝癌較強的免疫抑制環(huán)境有關(guān),腫瘤微環(huán)境中整體呈現(xiàn)免疫細胞難以生存的缺血缺氧pH低的環(huán)境。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打獨斗難成氣候,那么聯(lián)合治療或可開疆擴土,目前研究方向有雙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lián)合、免疫檢查點聯(lián)合放化療、免疫檢查點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藥物等。

    免疫+抗血管生成藥物方案被寄予厚望,因為腫瘤有大量的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結(jié)構(gòu)特殊、易滲漏,使抗腫瘤藥物和免疫細胞很難抵達腫瘤部位。就算免疫細胞能夠浸潤進腫瘤,缺氧和酸性微環(huán)境,也會顯著抑制它們的戰(zhàn)斗力。且介導新生血管生成的VEGF等分子,還可通過激活免疫抑制細胞等途徑,抑制免疫應答。

    VEGF是許多抗血管生成藥物的作用位點,早就有人提出用靶向治療使“血管正常化”,改善免疫治療效果。加之VEGF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肝癌治療中有豐富的使用經(jīng)驗,免疫+抗血管治療方案值得探索。

    近年來研究還顯示,免疫治療激活的抗腫瘤免疫應答,本身就能起到一定的血管正常化作用,可通過正反饋通路不斷放大這種效果,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抗血管生成藥物,其實是互幫互助的。

    免疫+抗血管聯(lián)合治療,就是要創(chuàng)造最有利于免疫細胞發(fā)揮的環(huán)境。分析顯示,與貝伐珠單抗單獨使用相比,T+A方案治療可增加CD8+T細胞對腫瘤的浸潤,同時使癌細胞暴露更多的新抗原,顯著提升了治療的客觀緩解率。

    肝癌中進行的早期試驗GO30140結(jié)果顯示,T+A方案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到36%,其中有12%是完全緩解,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達到17.1個月,12個月生存率高達63%。

    IMbrave150試驗是一項跨國多中心Ⅲ期試驗,共入組501例患者,按2 : 1比例分配到T+A免疫聯(lián)合治療組和索拉非尼單藥治療組。

    T+A聯(lián)合治療組給藥簡便,在每個21天治療周期第一天,靜脈注射阿替利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索拉非尼每天口服。主要終點是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

    結(jié)果顯示,T+A組患者12個月生存率,達到67.2%,索拉非尼組為54.6%,兩組的中位PFS分別為6.8個月和4.3個月(HR=0.59)。預計緩解時間超過6個月的患者,在T+A組占87.6%,遠高于索拉非尼組的59.1%,彰顯了免疫治療“一旦緩解,就有望長效獲益”。

    在安全性上,T+A方案治療相關(guān)不良事件(AE)發(fā)生率與索拉非尼單藥治療基本相當,不良事件的類型也與兩種藥物單獨使用相似,可用此前經(jīng)驗進行管理。

    今年初的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肝癌峰會上,IMbrave150試驗中國亞組的數(shù)據(jù),也提示T+A可能更適合中國患者的治療。這項分析中包括了194例中國患者,結(jié)論有說服力。

    數(shù)據(jù)顯示,在患者整體有更高的乙肝感染率、大血管侵犯/肝外轉(zhuǎn)移、甲胎蛋白≥400ng/ml等多種預后不良因素的狀態(tài)下,中國亞組患者OS的HR值為0.44,患者6個月生存率達到86.6%,提示療效比試驗整體人群更出色。

    IMbrave150試驗的成功,為肝癌的治療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目前T+A方案一線治療肝癌的適應證,也在通過多個快速審批通道交由FDA審批,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肝癌一線免疫療法。

    256-257期《全球腫瘤快訊》-51.jpg

    (編譯 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