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肺癌死亡率歷史最大降幅 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推動2013~2016年年均下降6.3%
近期的《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來自美國SEER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2013~2016年間,美國男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死亡率年均下降6.3%,降幅幾乎是2006~2013年間的一倍,男性NSCLC患者的2年生存率,也從26%提高到35%。女性NSCLC患者的死亡率和2年生存率也呈現(xiàn)相似的變化趨勢,這意味著美國在2014~2016年間,因肺癌死亡的患者減少了1萬人(男性占68%)。(N Engl J Med. 2020; 383: 640-649. doi: 10.1056/NEJMoa1916623.)
這種死亡率降幅雖然與肺癌發(fā)病率整體下降有關,但更多是來自治療的進步,尤其是2013年EGFR靶向藥物在美國獲批一線治療,再加上靶向ALK突變治療的良好效果。治療進步相對較慢的小細胞肺癌(SCLC)就未呈現(xiàn)這種下降。
分析報告指出,2015年才獲批肺癌二線治療的PD-1/L1抑制劑等免疫治療,在本次分析的時間段內尚未產生顯著影響,但許多試驗都顯示了喜人的初期療效和良好的長效數(shù)據(jù),因此免疫治療將使肺癌患者的死亡率進一步下降。
在1990~2000年間,美國肺癌死亡率也曾一度下降,這主要與美國人的吸煙顯著減少有關。當時還沒有靶向和免疫治療,化療“姑息性治療”很難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后。有了新藥后,最先改變的就是診療模式,NCCN指南2012年開始推薦患者接受EGFR/ALK基因突變檢測,靶向兩種突變的藥物在美國陸續(xù)獲批。最新的藥物效果更顯著,第三代EGFR靶向藥物真正延長了EGFR突變患者的總生存,PD-1抑制劑從單藥到聯(lián)合療效也進一步得到提升,獲益人群逐漸擴大到PD-L1陰性患者。
為了分析新藥和新療法為肺癌患者帶來的真正獲益,調取SEER數(shù)據(jù)庫自2001年以來的數(shù)據(jù),約覆蓋美國28%人口的癌癥發(fā)病和死亡情況,分析發(fā)現(xiàn),肺癌死亡率由大幅下降,獲益以NSCLC為主。
研究者指出,目前EGFR/ALK靶向藥對敏感突變患者的治療獲益證據(jù)非常充足,而已經獲批肺癌適應證的幾種PD-1/L1抑制劑,使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到約20%,這種獲益有望在未來明確體現(xiàn)出來。也有分析認為,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也有很多是非治愈性的,不能真正改善患者長期生存,肺癌患者死亡率有可能出現(xiàn)短暫下降后反彈。
(編譯 張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