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 PS 2 分 NSCLC 患者 LDH 水平和皮質類固醇暴露也提示療效不佳
意大利研究者Lobefaro等報告,治療體能狀態(tài)(PS)評分不良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時,即便免疫療法的安全性較高,但療效仍不佳。在PS評分2分的患者決策中,除去該最強烈的獨立預后因素外,乳酸脫氫酶(LDH)水平和皮質類固醇暴露情況也均可指導決策。(Lung Cancer. 2020年12月28日在線版 doi: 10.1016/j.lungcan.2020.12.027)
免疫療法的引入改善了NSCLC患者的預后。但ECOG PS評分不良者被排除在隨機試驗之外,因此其數(shù)據很少。該研究自兩個意大利中心納入接受免疫療法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數(shù)據,以評估PS評分(0~1分 vs. 2分)對疾病控制率(DCR)、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的影響,并通過Cox比例風險模型評估其對生存的影響。
結果顯示,納入404例患者,其中PS評分0分者137例(33.9%),1分者208例(51.5%),2分者59例(14.6%);女性143例,鱗狀非小細胞肺癌90例。除外PS評分較差者中較高的肝轉移率,其他臨床病理特征分布均衡。PS評分2分者在DCR(21.8% vs. 50.3%,P=0.001)、PFS(2.0個月 vs. 3.0個月,P<0.0001)和OS(4.0個月 vs. 13.2個月,P<0.0001)方面均更差。在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中,PS評分2分、PD-L1陰性、早期應用皮質類固醇,以及基線時較高的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和LDH水平,均與較差的預后相關。亞組分析證實,PS評分2分合并LDH水平較高和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者的預后差。PS評分0~1分者3~4級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1.3%,2分者為10.2%(P=0.81)。
(編譯 董繼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