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低負荷TP53突變影響治療決策
捷克共和國布爾諾大學附屬醫(yī)院Malcikova等報告,低負荷的TP53突變不顯著影響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化學/免疫療法的緩解時間,但會縮短總生存期(OS)。低負荷TP53突變的克隆擴增與FCR相關,但與靶向治療無關。TP53突變克隆轉換的散發(fā)病例與耐藥相關突變的發(fā)展有關。這支持在臨床決策中納入低負荷TP53突變。(Blood. 2021年5月4日在線版 DOI: 10.1182/blood.2020009530)
攜帶TP53突變的CLL患者會進展為化療難治性疾病,因此需要靶向治療。但變異等位基因頻率(VAF)<10%的低負荷TP53突變的重要性仍存爭議。為了明確低負荷TP53突變的克隆演變場景,并分析其在真實世界CLL隊列中的臨床意義,該項研究納入511例化學/免疫療法一線治療的患者和159例靶向治療復發(fā)的患者,采用定向二代測序技術評估TP53狀態(tài)。
結果顯示,在治療前隊列中,低負荷TP53突變(VAF為0.1%~10%)率為16%。盡管它們的存在并不能顯著縮短一線治療后的無事件生存期,但會影響OS。在VAF 1%~10%的TP53突變亞組中,對OS的影響僅見于未接受靶向治療的IGHV未突變的患者,就像不論初始TP53突變狀態(tài)如何直接接受靶向藥物治療而獲益的患者一樣。
低負荷TP53突變的克隆演變分析表明,與較低強度的化學/免疫療法(中位VAF增幅1.6倍)和無治療(中位VAF增幅0.8倍)時相比,一線治療和二線治療中最高的擴增率均與FCR相關,中位VAF增幅分別為14.8倍和11.8倍。在復發(fā)隊列中,低負荷TP53突變率為33%,且靶向治療后不顯著擴增(中位VAF增幅1倍)。
(編譯 王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