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Ⅲ期皮膚黑色素瘤術后 帕博利珠單抗輔助治療有效
荷蘭Máxima中心Eggermont等報告的一項雙盲、隨機、對照、Ⅲ期臨床試驗(EORTC 1325-MG/KEYNOTE-054)顯示,帕博利珠單抗輔助治療后,中位3.5年隨訪時的無遠處轉(zhuǎn)移生存有顯著且有臨床意義的改善,這與無復發(fā)生存的改善是一致的。因此,該試驗的結果支持在高危Ⅲ期皮膚黑色素瘤術后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單抗輔助治療。(Lancet Oncol. 2021年4月12日在線版)
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1325/KEYNOTE-054試驗評估了帕博利珠單抗與安慰劑在高危Ⅲ期黑色素瘤術后患者中的療效。與安慰劑相比,中位隨訪15個月,帕博利珠單抗改善了無復發(fā)生存(HR=0.57,98.4%CI 0.43~0.74,P<0.0001),因此在美國和歐洲獲得批準。該報告展示了次要的療效終點,無遠處轉(zhuǎn)移生存以及更新的無復發(fā)生存的最終結果。
該項雙盲,隨機,對照Ⅲ期臨床試驗是在23個國家/地區(qū)的123個學術中心和社區(qū)醫(yī)院進行的。入組患者為18歲或以上,已完全切除轉(zhuǎn)移至淋巴結的皮膚黑色素瘤,根據(jù)美國癌癥分期系統(tǒng)聯(lián)合委員會第七版(AJCC-7)分類為ⅢA期(至少一個淋巴結轉(zhuǎn)移>1 mm)、ⅢB期或ⅢC期(無轉(zhuǎn)移),且ECOG PS評分為0或1分。
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200 mg帕博利珠單抗(每3周)或安慰劑,最多18劑,直到疾病復發(fā)或出現(xiàn)無法接受的毒性。使用最小化技術,根據(jù)疾病分期和地區(qū)對隨機分組進行分層。兩個共同的主要終點是意向性治療(ITT)人群和PD-L1陽性腫瘤患者的無復發(fā)生存。此處報道的次要終點是ITT和PD-L1陽性人群的無遠處轉(zhuǎn)移生存。該研究已在網(wǎng)站(編號NCT02362594)和EudraCT(編號2014-004944-37)上注冊。
2015年8月26日至2016年11月14日,分配了1019例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單抗(514例)或安慰劑(505例)治療。在總體中位隨訪42.3個月(IQR:40.5~45.9個月)中,ITT人群中,帕博利珠單抗組(65.3%)的3.5年無遠處轉(zhuǎn)移生存率高于安慰劑組(49.4%,HR=0.60,95%CI 0.49~0.73,P<0.0001)。
在853例PD-L1陽性腫瘤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組的3.5年無遠處轉(zhuǎn)移生存率為66.7%,安慰劑組為51.6%(HR=0.61,95%CI 0.49~0.76,P<0.0001)。在這3.5年的隨訪期內(nèi),ITT人群中帕博利珠單抗組(59.8%)的無復發(fā)生存率比安慰劑組(41.4%)更高(HR=0.59,95%CI 0.49~0.70)。PD-L1陽性腫瘤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組(61.4%)的無復發(fā)生存率也比安慰劑組44.1%更高(HR=0.59,95%CI 0.49~0.73)。
(編譯 閆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