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測非小細胞肺癌時 DLA對比外周血能檢出9倍的CTC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yī)學中心Tamminga等報告,診斷性白細胞分離(DLA)產(chǎn)品對比外周血能檢出約9倍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后DLA中持續(xù)存在CTC與治療失敗和無進展生存期(PFS)縮短均相關(guān)。(Br J Cancer. 2021年11月30日在線版 DOI: 10.1038/s41416-021-01634-0)
為了解決外周血CTC含量較小的問題,該研究入組各分期NSCLC患者,于治療前后采用DLA技術(shù)篩查1個總血容量。在DLA之前和之后抽取外周血采用CellSearch計數(shù)CTC,在DLA產(chǎn)品(含2×108個白細胞的體積容量)和白細胞分離后(RosetteSep計數(shù)法,9 mL DLA產(chǎn)品)產(chǎn)品中檢測CTC,對分離的CTC進行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
結(jié)果顯示,入組56例患者。DLA(32/55,58%)對比外周血,治療前CTC的檢出率更高(pre-DLA:18/55,33%;post DLA:13/55,23%;均P<0.01)。同為7.5 mL的產(chǎn)品,DLA產(chǎn)品對比血液中的CTC增高9.2倍(IQR:5.6~24.0倍)。RosetteSep計數(shù)法沒有顯著改善CTC檢測情況(治療前:34/55,62%;治療后:16/34,47%),與DLA相比每毫升CTC檢出甚至有下降(P=0.04)。
與沒有DLA-CTC的患者相比,有DLA-CTC的晚期患者治療后的腫瘤緩解更低、中位PFS更短(2.0個月 vs. 12.0個月,P<0.01)。治療后DLA-CTC持續(xù)存在是與較短PFS相關(guān)的獨立的臨床因素(HR=5.8,95%CI 1.4~35.5,P=0.02)。所有可評估的CTC均呈現(xiàn)非整倍性。 (編譯 張云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