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fā)現增強腸癌免疫療法療效的靶點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花芳教授和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張海增教授研究發(fā)現,結直腸癌中的一種促癌蛋白TRIB3會抑制STAT1-CXCL10信號通路,進而減少CD8+T細胞的浸潤。如果用藥物靶向降低TRIB3蛋白的穩(wěn)定性,可逆轉這一現象,從而增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Sci Transl Med. 2022, 14: eabf0992.DOI: 10.1126/scitranslmed.abf0992)
已有研究證實促癌蛋白TRIB3能促進結直腸癌的干性和腫瘤進展。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TRIB3具有免疫調節(jié)的功能。為進一步探索TRIB3在結直腸癌中潛在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聚焦于TRIB3對CD8+T浸潤產生的影響。
研究者將對照和敲低Trib3基因(Trib3KD)的小鼠結直腸癌MC38細胞系分別皮下種植于免疫正常鼠和免疫缺陷鼠。結果發(fā)現,相比于對照組,Trib3KD細胞在兩種小鼠中都顯示腫瘤負荷降低的現象。
在不同老鼠模型中腫瘤負荷降低的程度顯著不同:相較于對照組而言,Trib3KD組在免疫正常小鼠中的腫瘤負荷下降80%,而在免疫缺陷鼠中下降50%。由此推斷TRIB3可介導抗腫瘤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進一步實驗證實這一猜想,相較對照組而言,移植Trib3KDMC38細胞的小鼠瘤內功能性CD8+T細胞的浸潤增加。
通過比較肥胖結直腸癌和非肥胖結直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樣本,研究者觀察到了和小鼠模型一樣的現象,即高表達TRIB3的肥胖結直腸患者樣本中顯示出更少浸潤的CD8+T細胞。
為了進一步驗證,研究者采用了肥胖小鼠模型。結果和患者樣本一致,與非肥胖的小鼠相比,肥胖小鼠呈現出高表達TRIB3、腫瘤高增殖、而少殺傷性的CD8+T浸潤的特點。在肥胖小鼠模型中皮下種植Trib3wtMC38和Trib3KDMC38細胞,Trib3KD
MC38組中的腫瘤幾乎不生長??纱_定TRIB3可通過調節(jié)CD8+T細胞的浸潤,達到影響結直腸癌的形成和生長的目的。
研究者進一步去分析了TRIB3調控結直腸癌的機制。先用熒光微球流式細胞實驗(CBA)對多種趨化因子進行了篩選,發(fā)現CXCL10在Trib3KDMC38細胞中表達明顯增高,且CXCL-10的中和性抗體能有效抑制CD8+T細胞的遷移。建立CXCL-10/TRIB3雙過表達模型(Cxcl10OETrib3OE)進行體內實驗,也得到一致結果,CXCL10OE可抑制TRIB3OE的促腫瘤作用。
基于TRIB3乙酰化修飾對抗腫瘤免疫有負面作用,研究者探討了TRIB3乙酰化拮抗劑能否促進抗腫瘤治療。聯用C646(乙?;种苿?和PD-L1抗體治療CT26原位結直腸癌。結果顯示,不管是單獨使用C646還是PD-L抗體,均能部分限制腫瘤進展,兩者聯用可顯著增加抗腫瘤療效。聯合治療能夠增加CD8+T細胞的浸潤,伴隨著TRIB3表達量明顯降低,而CXCL10、STAT1和p-STAT1則明顯增高。
該研究為肥胖人群易患腫瘤的機制探討提供了依據,也為結直腸癌治療提供了參考。
(編譯 王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