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无码在线免费看_av操操_青青草超碰_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全球腫瘤快訊

追蹤?新進展?其他腫瘤

淋巴結轉移的標危PTC 一般僅選用葉切除術或可行

發(fā)表時間:2023-02-07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Xu等報告,合并淋巴結轉移的標危甲狀腺乳頭狀癌(PTC)患者,葉切除術對比全甲狀腺切除術(TT)有類似的無復發(fā)生存期(RFS)。若未接受放射性碘消融治療,則葉切除術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替代選擇。(JAMA Surg. 2022年11月30日在線版)

    PTC的手術治療是選擇葉切除術還是TT,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特別是針對標危PTC患者。在葉切除術或TT后合并淋巴結轉移的PTC患者中,為了探究RFS差異,該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了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接受治療且經過核實的PTC患者,使用傾向得分匹配(PSM)法進行分析。

    納入的均為成人患者(18~75歲),單側PTC發(fā)病,同側頸部淋巴結臨床轉移(cN1b)。排除條件包括:淋巴結清掃獲得數量小于20,原發(fā)腫瘤直徑大于4 cm,大體所見累及包膜外,轉移性淋巴結直徑大于3 cm,有遠處轉移。主要終點為手術范圍與RFS的關系。

    結果顯示,共有946例PTC患者,平均年齡37.0歲±12.1歲,630例(66.6%)為女性。葉切除術(624例,66.0%)與如下因素負相關,老年(≥65歲,17例,2.7%)、女性(393例,63.0%)、多灶性疾病(132例,21.2%)、包膜外累及范圍小(259例,41.5%)、轉移性淋巴結數量(中位9枚,范圍6~14枚)和放射性碘消融(0例)。

    按照治療期和潛在的預后因素(年齡、性別、原發(fā)腫瘤大小、多灶性、包膜外累及范圍小、淋巴結轉移數量和淋巴結比值)進行PSM分析時,265對匹配的患者可供分析。葉切除術組和TT組分別中位隨訪60個月(9~150個月)和58個月(8~161個月)后,分別有21例(7.9%)和17例(6.4%)確診的結構性復發(fā)。葉切除術與5年RFS率無關,對比TT的5年RFS率分別為92.3%和93.7%(aHR=1.10,95%CI 0.58~2.11,P=0.77)。

    把握度分析表明,該檢測有90%的把握度檢測出超過4.9%的RFS差異。TT對比放射性碘消融(75例)的RFS無顯著差異(aHR=0.59,95% CI 0.14~2.41,P=0.46)。 (編譯 張梓軒)

    317-318期(小樣)-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