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TMB的晚期非鱗狀NSCLC 一線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有效
西班牙研究者Provencio等報告,在高腫瘤突變負荷(TMB)的非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阿替利珠單抗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是一種有潛力的一線療法。(JAMA Oncol. 2022年12月15日在線版)
為了評價阿替利珠單抗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治療高TMB的晚期非鱗狀NSCLC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該項多中心、單組、開放標(biāo)簽、Ⅱ期非隨機對照試驗(TELMA)納入≥18歲的、未經(jīng)治療的、Ⅲb~Ⅳ期非鱗狀NSCLC患者,其TMB≥10 mut/Mb,且沒有EGFR、ALK、STK11、MDM2或ROS1變異。
參與者接受阿替利珠單抗1200 mg d1 q21和貝伐珠單抗15 mg/kg d1 q21,治療持續(xù)到記錄到疾病進展、出現(xiàn)不可接受的毒性作用、患者退出、研究者決定或死亡。主要終點為12個月的無進展生存(PFS)率。
結(jié)果顯示,共有307例患者接受了試驗資格評估,其中266例患者不符合入選資格。在入組的41例患者中,3例不符合所有入選標(biāo)準(zhǔn),被排除在外。其余38例患者構(gòu)成了符合方案人群,其中28例(73.7%)為男性,平均年齡63.7歲±8.3歲。12個月的PFS率為51.3%(95%CI 34.2%~66.0%),達到了主要終點,中位PFS為13.0個月(95%CI 7.9~18.0個月);12個月總生存率為72.0%(95%CI 54.1%~83.9%),中位總生存期未達到。38例患者中,16例(42.1%)達到客觀緩解,30例(78.9%)達到疾病控制。中位緩解時間為2.8個月(IQR:2.8~3.58個月),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為11.7個月(3.57~22.4個月,截止時緩解仍存在)。在16例緩解者中,8例(50.0%)的緩解仍正在進行中。
大多數(shù)不良事件為1級或2級。對阿替利珠單抗,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疲勞(6例,15.8%)和瘙癢(6例,15.8%)。對于貝伐珠單抗則為高血壓(10例,26.3%)和蛋白尿(4例,10.5%)。接受阿替利珠單抗的2例(5.3%)患者和接受貝伐珠單抗的3例(7.9%)患者出現(xiàn)了停藥。PD-L1水平與緩解、PFS或總生存期無關(guān)。
(編譯 張書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