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青年ALL 種族/族裔因素或顯著影響結局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Gupta等報告,盡管兒童和青年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患者的生存結局在過去幾十年中有了顯著改善,但種族/族裔間仍存在顯著的結局差異。[Lancet Haematol. 2023; 10(2): e129-e141.]
該項二次分析納入兒童腫瘤組(COG)2004~2019年開展的8項試驗的數據,包括21 152例有種族和族裔數據的30歲以下患者,其中56%為男性。白人患者占65.6%,西班牙裔患者占20.6%,黑人患者占7.2%,亞裔患者占5.1%,非西班牙裔的“其他”患者占1.6%。保險狀況因種族和族裔而異,約一半的西班牙裔和黑人患者參加了醫(yī)療救助計劃(Medicaid),而白人患者的這一比例為18.6%。
結果顯示,白人患者的5年無事件生存(EFS)率為87.4%,而西班牙裔患者的為82.8%(HR=1.37,95%CI 1.26~1.49,P<0.0001),黑人患者的為81.8%(HR=1.45,95%CI 1.28~1.65,P<0.001)。
此外,與西班牙裔患者(89.9%)、黑人患者(89.7%)和非西班牙裔的“其他”患者(88.9%)相比,亞裔患者(93.6%)和白人患者(93.3%)的5年總生存率更高(P<0.0001)。
EFS和OS的多變量模型包括種族/族裔、保險狀態(tài)和疾病預后因素的不同組合,按組別顯示了風險衰減的不同模式。例如:校正疾病預后因素(aHR=1.17,95%CI 1.06~1.29,P=0.0001)或保險狀況(aHR=1.30,95%CI 1.19~1.42,P<0.0001)后,西班牙裔患者中事件增加的風險被部分減弱了;兩種因素均校正后,其風險則被大大減弱了(aHR=1.11,95%CI 1.00~1.22,P=0.045)。
但校正保險狀況和疾病預后因素后,黑人患者增加的風險僅被輕微地減弱(aHR=1.32,95%CI 1.14~1.52,P<0.0001)。研究者推測:保險狀況和疾病預后因素僅能部分解釋風險情況,特別是在黑人兒童中,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EFS或OS的差異僅限于B細胞ALL患者,而未見于T細胞ALL患者中。因維持治療在B細胞ALL中的更大作用,結局差異的解釋需考慮該因素的影響。此外,OS間的差異要大于EFS間的差異,這提示復發(fā)疾病與新發(fā)疾病間的差異可能更大。
(編譯 張梓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