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fā)性結(jié)直腸癌 臨床多基因面板檢測因種族和民族而異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醫(yī)學中心Seagle等報告,年輕結(jié)直腸癌(CRC)患者的種系遺傳特征因種族/民族而異,這表明目前的多基因面板檢測可能不能代表不同人群的早發(fā)性結(jié)直腸癌(EOCRC)風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優(yōu)化EOCRC基因檢測中選擇的基因,通過發(fā)現(xiàn)祖先特異性基因和變異,為所有患者帶來公平的臨床效益,并減輕疾病負擔的不公平。(J Clin Oncol. 2023年6月15日在線版)
負擔在種族/民族群體中存在差異,但種系遺傳易感性在EOCRC差異中的作用仍未明確。研究者在種族和民族的EOCRC患者中定義了遺傳性CRC易感基因變異的患病率和范圍。
研究納入了年齡為15~49歲被診斷為首次原發(fā)性CRC的個體,這些患者被確定為德系猶太人、亞裔、黑人、西班牙裔或白人,并接受了由臨床檢測實驗室進行的14種CRC易感基因的種系基因檢測。研究者采用卡方檢驗和多變量logistic回歸對種族和民族群體的變異進行評估,并對性別、年齡、CRC部位和原發(fā)性CRC數(shù)量進行校正。
在3980例EOCRC患者中,485例(12.2%)患者中共鑒定出530個種系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變異。按種族/民族劃分,12.7%的德系猶太人患者、9.5%的亞裔患者、10.3%的黑人患者、14.0%的西班牙裔患者和12.4%的白人患者攜帶種系變異。
綜合征(P=0.037)以及APC、CHEK2、MLH1、單雜合MUTYH和PTEN變異的患病率在EOCRC患者中因種族/民族而異(所有P<0.026)。與校正模型中的白人患者相比,德系猶太人和西班牙裔患者出現(xiàn)致病性APC變異的概率明顯更高,其中包括p.I1307K(OR=2.67,95%CI 1.30~5.49,P=0.007)和MLH1變異(OR=8.69,95%CI 2.68~28.20,P=0.0003)。
(編譯 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