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培美曲塞與順鉑聯用后培美曲塞維持治療仍安全有效
來自意大利的Scagliotti GV等對JMDB研究和PARAMOUNT研究進行分析后發(fā)現:這兩項研究結果證實了培美曲塞維持治療策略在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且療效并不受培美曲塞+順鉑誘導治療4周期的影響。雖然較長時間應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或培美曲塞維持治療的毒性有所增加,但總體發(fā)生率仍然較低,這些治療策略所致的毒性仍在安全范圍內。(Lung Cancer. 2014年7月16日在線版)
據研究者介紹,這兩項Ⅲ期臨床研究對比了兩個晚期NSCLC治療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MDB研究的治療方案是一線應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培美曲塞500 mg/m2聯合順鉑75 mg/m2, 21天為1周期,最多應用6個周期)。PARAMOUNT研究一線應用培美曲塞+順鉑方案治療4周期后疾病未進展的非鱗NSCLC,應用培美曲塞進行維持治療,安慰劑作為對照。
研究人員應用KaPlan-Meier 和 Cox方法分析患者的總生存(OS)和無進展生存(PFS)。為確保均一性,對PARAMOUNT隊列和JMDB隊列中346例疾病和既往治療情況相一致的患者進行毒性對比。
結果顯示,PARAMOUNT研究中的安慰劑組與JMDB研究中相同人群的結果相似(中位PFS:5.6個月 vs 6.2個月,P=0.117,HR=1.16;中位OS:14.0個月 vs 14.2個月,P=0.979,HR=1.00)。PARAMOUNT研究中,培美曲塞維持治療組的有效性明顯高于JMDB研究中相同人群的有效性(中位PFS: 7.5個月vs 6.2個月, P<0.00001, HR=0.66;中位OS: 16.9個月 vs 14.2個月, P=0.003,HR=0.75)。接受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4周期后應用培美曲塞維持治療(中位治療4周期,治療周期數1~44)的患者的治療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6% vs 2.9%)較JMDB研究的患者(培美曲塞+順鉑中位治療6周期);PARAMOUNT研究中,培美曲塞組中3/4級乏力和腎毒性不良反應相對較高。
(編譯 楊長良 審校 馬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