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丁堡標準可準確判定需卵巢冷凍保存的癌癥患者
英國愛丁堡大學生殖健康中心主任Anderson等在1996年提出了卵巢組織冷凍保存的愛丁堡選擇標準,并在2000年進行修訂:35歲以下,預期生存≥5年;卵巢功能不全風險>50%;未懷孕;艾滋、梅毒和乙肝陰性;需排除≥15歲接受過放療或化療的患者,但15歲之前低劑量非生殖毒性的化療者可接受治療。
一項最新的研究提示,愛丁堡標準提供了篩選合適卵巢冰凍保存患者的可靠科學依據。該研究是目前第一個驗證該標準預測準確性的研究結果。(Lancet Oncol. 2014年8月15日在線版)
卵巢冰凍是額外的創(chuàng)傷性治療,費用昂貴,患者承擔了巨大的身心和經濟壓力,但尚無確切證據證實其有效。此外,大多數癌癥患者治療后仍有生育能力,不需額外治療。因此,亟需該研究結果驗證愛丁堡標準是否能準確辨認真正需要卵巢冰凍的目標人群。
該研究回顧分析了從1996到2012年間愛丁堡兒童癌癥中心接受治療的410例女性癌癥患者的記錄(包括白血病和腦腫瘤)。34例年輕女性符合愛丁堡標準,其中20例患者成功接受卵巢組織冷凍保存手術,追蹤評估符合標準及不符合標準患者的卵巢功能不全發(fā)生率情況。
結果顯示,腫瘤治療15年后,符合愛丁堡標準的患者發(fā)生卵巢功能不全風險更大(35% vs 1%);腫瘤治療10年后,符合標準者發(fā)生卵巢功能不全的風險是不符合者的56.8倍。
(編譯 韓嘯天 審校 吳小華 唐嘉)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吳小華教授述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