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相關口咽癌化放療時 腫瘤乏氧狀態(tài)可指導放療劑量的選擇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Lee等報告,在擬接受治愈性化放療的人乳頭瘤病毒(HPV)相關口咽癌患者中,腫瘤乏氧是一種有希望控制放療劑量的指標,同時能保持療效并顯著降低毒性作用。(J Clin Oncol. 2024年1月19日在線版)
HPV相關口咽癌標準的治愈性化放療會導致顯著增高的毒性事件。因為乏氧腫瘤可耐受輻射,所以研究者假設腫瘤的有氧狀態(tài)可以在保持療效的同時確定適合降級化放療的患者。
該項Ⅱ期研究招募HPV相關口咽癌患者,給予降級的治愈性化放療?;颊呤紫仍谠l(fā)部位接受手術切除病灶,但沒有切除頸部的大體病灶?;€18F-FMISO PET/CT用于測量腫瘤乏氧狀態(tài),并在治療中每1~2周重復。不乏氧腫瘤的患者接受30 Gy(3周)的同步化放療,而乏氧腫瘤的患者接受70 Gy(7周)的標準同步化放療。主要終點為2年局部區(qū)域控制(LRC)率達95%,且非劣效性邊際為7%。
結果顯示,158例T0~2N1~2c期患者入組,其中152例符合分析條件。30 Gy組和70 Gy組分別有患者128例和24例。2年LRC率為94.7%(95%CI 89.8%~97.7%),達到了主要終點。
中位隨訪38.3個月(22.1~58.4個月),30 Gy組的2年無進展生存率(PFS)和總生存率(OS)分別為94%和100%,70 Gy組的均為96%。70 Gy組急性3~4級不良事件比30 Gy組更常見(58.3% vs. 32%,P=0.02)。遲發(fā)性3~4級不良事件僅見于70 Gy組,其中4.5%為遲發(fā)性吞咽困難。(編譯 鄭嘉瑞)
